閆玉不提賞金還好,一提賞銀不少孩子眼淚汪汪的。
明明是自己射殺的北戎,小二也幫著報了名字,可領賞銀的是自己爹孃,說什麼留著日後給他們娶媳婦用,暫時先幫他們保管著,一個大子沒見,嗚嗚嗚,若不是這般,他們的衣服早就做成了。
聽小二說她的賞銀就是自己拿著,那麼大一筆銀子,他們聽了都要嚇死。
可小二就是有主意,不光想出能買賣木柴賺錢的法子,還用自己的錢囤木頭燒炭,只要賣出去,又是一筆賺頭。
他們倒買倒賣學了個皮毛,但卻真真切切的明白一個道理,跟著小二一起幹,吃不了虧,且小二對他們仁義的很,給的工錢比爹孃的零花多多了。
還當他們是沒見過世面的小兒麼,一文兩文的,往永寧城去,交了進城的錢,就沒有買糖葫蘆的錢……
“小二,要不這錢你幫我們攢著吧。”小狗子期期艾艾的說道。
張家大兒也小聲道:“俺們拿回去也存不住。”
其他孩子也醒悟過來,紛紛道:“是啊小二,你幫我們放著吧,拿回去肯定要叫娘搜走……”
這個時候就看出小安村男娃和女娃的兩種待遇。
女孩子都沒有這個困擾,因她們經事了,大人們覺得放心,大頭銀子有拿去的,這些零碎所得多是自己存著花用,有些開明的人家,甚至連大頭也給了做私房。
倒是家裡的淘小子,越大越不服管,爹孃管錢管的緊,好不容易才能給幾個銅板,摳摳搜搜的。
閆玉非常理解他們。
大丈夫不能一日無財,小丈夫亦是如此。
都是能殺戎賊的小男子漢了,哪服這種管。
在閆玉看,這些都是小錢,就該學著讓他們管,不管是小心著用還是大手大腳的用,學著自己來支配財物,才會對未來的生活有規劃有成算。
過日子就是如此,柴米油鹽,哪樣離的了錢。
“可以放在我這,不過我有言在先,我只幫著保管,具體的數你們得自己記,自己寫。”閆玉笑眯眯說道。
……
童子軍散場之後,閆玉沒有像她所說的那樣撂手不管,而是認真的將存錢在她這的名字數目記下。
她去了地窖一趟,沒幹別的,就摸了摸買回來那幾支參。
對跟著跳下來的狗子交待:“苟住,這些參你可得看好了,咱家要是進了耗子啥的,千萬別讓它們鑽到地窖裡給我禍害了,這些人參老值錢了。”
苟住坐在地上,十分鄭重的汪汪兩聲,呲了呲自己的牙。
閆玉又囑咐:“最好別用牙咬,怪髒的。”
苟住點頭,表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