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眼看自己定為首功,定然能收取最大一份戰利品,現在劉備出來攪局,也是一陣氣大。劉玄德啊劉玄德,壞我好事。不行不能讓這廝壞我大事,不能便宜了他。現在要給刺史一個臺階下啊,怎麼辦才能符合刺史大人的心意呢?
李牧沉吟一下,考慮得失,心裡有了想法,抬頭道:“玄德兄高義,凌峰佩服,黃巾降兵確實不好處理,殺之不祥,也顯得明公不夠仁義。但他們畢竟是罪民,若是放了,不足以展現國威。他們雖受奸人所惑,但畢竟也有人命在身,散到四方,幽州必生大亂。”
劉焉見白凌峰挺身而出,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對他好感又添三分,知道他也想收編向軍,還說下文,自己也對他有些好感,便接著問道:“凌峰所言,甚合我意,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李牧接著說道:“此次黃巾作亂,幽州損失慘重,虧得明公統帥大局,將士用命才贏了下來。但是功必賞過必罰,明公還要撫卹陣亡軍士,犒賞三軍、安撫四方,必定需要很多錢糧。雖然黃巾賊兵搜刮四方,繳獲了一些錢糧,但不足以彌補幽州損失。此次我部雖然也是大戰有所損失,但明公卻要揹負著整個幽州的重任,凌峰深感明公之累。凌峰受明公知遇之恩,無以為報,此次繳獲財物,本來也是幽州財產為賊人所得,我部就不要財物賞賜了,撫卹軍士的錢糧,我也一併自己承擔。”
幽州經過月餘大戰,府庫錢糧已經所剩不多。現在大戰得勝,要犒賞三軍,撫卹陣亡,修整城池,州府財政壓力十分大。李牧二人也是看了自己榜文才招募鄉勇,又是替自己作戰,功勞也十分大,自己不得不賞功。幽州將士再加上負擔二人部眾的賞賜撫卹,壓力更大了。
自己要去別處任職,軍士軍械帶不走,錢糧自己可以帶走啊,有了錢糧也方便自己就任後,開創大業。聽到李牧不要財物賞賜,也不用州府撫卹軍士,心裡十分高興,撫須而笑,親切的看著李牧道:
“凌峰,這次大戰為首功,功勞不可不賞,但是這次州府經歷大戰,府庫確實已經空虛,錢糧所剩不多,你能體諒老夫的難處,我心裡十分高興。我定要上表朝廷,奏明你這為國為民的拳拳之心,你雖然不要財物賞賜,但是我也不能讓你太過吃虧,不知道你想要什麼賞賜呢?”
李牧道:“如今黃巾作亂,荼毒天下、禍國殃民。我白氏居大漢之土,食大漢之糧,現在朝廷危難,百姓受苦,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我李牧願意率領鄉勇義士,助朝廷戡平叛亂,也讓天下看看我幽州男兒的風采。但我部經歷大戰,又衝擊黃巾大營,損失慘重,急需補充。黃巾降兵雖為幽州之禍,但也能轉變為幽州的福分。現在幽州經過黃巾叛亂,急需人口補充,可以從黃巾中選出精壯編練為軍,那麼剩下的老弱婦孺之輩也就沒有威脅了,可以充斥幽州人口。仲希望明公能讓我部選擇一些黃巾精壯,補充一些軍械,也好補充實力,轉戰四方,協助王師剿滅黃巾!!”
眾人聽完一陣沉默,劉備更是心裡更是叫苦,自己起兵本來就是靠三弟張飛獻出的錢糧,張世平資助的馬匹軍械,現在繼續錢糧補充。現在李牧不要錢糧賞賜,只要黃巾精壯軍械,自己缺少錢糧,如何和他相爭,奈何奈何啊!!!
劉焉見眾人不語,便道:“凌峰果然是國之棟樑,少年英傑。你既然有心為朝廷效力,我也不能不幫助你。鄒校尉,此次剿滅黃巾,有多少繳獲?”
鄒靖見劉焉問自己,便道:“此次繳獲已經清點完畢。黃巾掠奪各地,但是大戰月餘,糧草所剩不多,約有萬石。錢財合計有兩千金,黃巾歸降有兩萬餘眾,多為老弱婦孺,精壯七千餘。刀槍戈矛不計其數,但是甲胃不多。鐵甲有五百餘,皮甲有萬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焉聽鄒靖說完,思索了一會,李牧現在不要錢糧給自己很大的助力,想想自己心中謀劃,馬上也要離開幽州。也罷,自己也便成全與他,看看他能成長到什麼地步,也給這亂世添一把火,拿定主意看向李牧道:“凌峰,你心有大志,願意為國效力、殺賊建功。你是我幽州男兒,我為幽州父母,很是為你高興。老夫便為你補充五千精壯,軍械便給你補足皮甲五千,刀槍戈矛,你可以自己繳獲中選取補充,你看怎麼樣呢?”
李牧聽完劉焉所說,心中大喜,自己本來打算能有三千精壯就夠了,劉焉竟然給自己五千!自己要是有了這五千大軍,再稍加訓練,便有了擊敗張角完成任務的能力。這也算是沒有辜負了自己的一番努力。立名目如此厚待自己,心裡十分激動,向劉焉拜道:“明公如此大恩,仲十分感激。我定不負明公囑託,一定為國效力,堪平四海,以求回報明公大恩。”
劉焉看李牧如此表現,心裡十分滿意,又看了看劉備,也罷,劉備畢竟是與自己同族,自己也認他做侄子,也便幫他一把,道:“玄德,此次大戰,你先統率部眾斬殺鄧茂,滅黃巾銳氣。又助我守住城池,出力也很多,我上奏朝廷定表明你的功勞,此次便給你部也補充兩千精壯,賜百金,糧草千石。”
劉備聽完,心裡也舒服了一些,雖然精壯比李牧少,但是有了這些錢糧,自己安撫軍士、賞功撫卹所需錢糧也算是夠了,緩解了很大壓力。如今糧草也有了,也算是有所收穫,劉備對劉焉拜道:“多謝叔父,備本為漢皇后裔,雖然略有薄功,也不過是自己的本分。叔父如此厚待,備心中十分惶恐。備以後一定努力殺賊,挽江山於即倒,救蒼生於水火,以報叔父厚恩!”
劉焉聽完對二人道:“現在大戰剛剛完畢,你二人統領大軍,想必有很多軍務要處理。老夫也是事務繁多,你二人且去領取賞賜,安撫軍士!”
李牧劉備二人聽完拜別劉焉,跟隨鄒靖去領取錢糧軍械,選取精壯。
李牧和鄒靖劉備三人,出的刺史府,李牧令人速去通知趙雲,讓趙雲統兵來城外降兵大營,與自己匯合選取黃巾降兵。鄒靖和劉備要先去府庫給劉備取金銀糧草,李牧便拿手令,先來到黃巾降兵營,與趙雲匯合,選取精壯。
李牧來到營前,拿出手令,令軍士集合黃巾降兵。軍士見到手令,便去集合黃巾兵。稍後見黃巾降兵集合完畢,對他們說道:“你們跟隨張角作亂,本來是要誅九族的罪過,但是刺史大人仁義,念你們也是被奸人所惑,給你們機會將功贖罪。我奉刺史大人的命令,來選取五千精壯,願意追隨我的,免去罪責,有家眷者也可帶出營中。我部軍餉每月千錢,頓頓飽飯,伍長什長都從你們中選拔,以後如果有戰功,一定按照軍功升遷。可有人願意追隨與我?”
眾人本來就都是反賊,見到李牧到來,還以為是處決他們的。現在聽到李牧是來招兵,心裡也是計較,現在亂世能有口飽飯就不錯了,何況現在還有軍餉拿,而且伍長什長也從我們中選拔,雖然官小,但也是軍官啊。昨夜大戰就是此人率先攻破大營,陣斬程遠志,在他麾下也能多打勝仗保得性命,萬一以後有了軍功,未必不能封妻廕子。
眾人拜道:“願追隨將軍,將功贖罪!!!”
李牧見到眾人應諾,對眾人道“願意追隨我的站在我左手邊的位置,不願意追隨我的去往右邊。不願意追隨我的人也絕不難為你們,但是追隨我的人,要遵守我的軍規,現在讓你們自己選擇。”
眾人聽到李牧命令,分左右站好,願意追隨李牧的有六千餘,李牧又從中選取精壯五千,取出眾人家眷,又率軍取出軍械裝車,一路押送往自己軍營走去。黃巾兵一路轉戰,大多都沒有家眷,剩下的一些家眷,也便安排在自己莊園中。黃巾兵見到李牧給眾人安排家眷,對他也十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