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我本是高山》電影> ☆、CHAPTER 14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CHAPTER 14 (2 / 5)

“上星期天謝林萱指出來的問題,我想趁這節體課跟你說一下。順便,再幫你對一下<浮世韶華>的戲。”陳天放見蔣牧謠轉身過來,便松開了鉗制著她的手,目光錯開她的視線,“你以前沒試過這種風格的,那天看你在臺上的對戲,我瞧著有些地方還能做得更好。”

蔣牧謠視線重新落回他身上,點了點頭,“我沒怎麼研究過鏡頭,之前也不知道大秀要錄影相。”

“因為要評選紅章中學的稱號,每個學校的大型活動安排前後有所出入,市裡不來人,索性就將現場的活動拍成錄影發到市裡再進行評選。另一方面,鏡頭角度的選擇和後期的微處理也算是一種操作能力,做得好還能加分。”陳天放一邊說著,一邊低下頭將嵌在拍網上的羽毛球擇下來,順手接過蔣牧謠手中的拍子,“我去把拍子還了,你先找個地方坐下來。”

蔣牧謠見陳天放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便走到近前的幾級臺階旁坐了下來,認真思考陳天放剛才說的話。

上週日的情況是她始料未及的,現在又接下《浮世韶華》的女主,說實話,比起那些有些業務能力、對鏡頭有研究但表現力不那麼完美的副秀來說,她的確不夠資格。從前她沒心思參加這種活動,現在她有了興趣和時間,也基本都是一個人琢磨劇本,從來沒有人告訴她,表演的時候需要配合鏡頭。

從一開始,二中的迎新大秀在她眼裡就是一場和整個學校三個年極段的同學,甚至包括老師、校領導在內的大型活動。參演者演繹的是別人的故事,從舞臺上下來,就是自己的生活與現實的互動。她並沒有認真想過,如果拍成一段完整的錄影,她需要做些什麼調整、怎麼做調整才能讓這段流暢的場景拍出來也覺得舒服。

去年她作為觀眾參加迎新大秀的時候,當時只遠遠看到了每個場景上不下三臺的攝像機,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要用這麼多攝像機進行拍攝,現在想起來,這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之前沒跟你提,學生會也沒對主秀進行培訓,是因為時間還沒到。”陳天放放完拍子驅著小小白過來,然後坐到蔣牧謠身邊,“本來我們是想等四個劇本的主副秀完整合上一場,到周曉曉能透過以後再對你們講走位與鏡頭的關系。不過現在提前先跟你講也沒關系,反正到時候你再聽一遍就是了。”

蔣牧謠歪著頭打量他,“想不到你會的還挺多。”

“我雖然看起來什麼事都不關心,放任他們去做,但是有些事情,不是我不說,就真的沒放在心上。”陳天放低頭笑了一聲,而後轉頭看向蔣牧謠,“我也說不出什麼專業的話,就是跟你隨便談談,讓你知道有這麼一個事需要注意就可以了。如果你找不準感覺,大不了後期辛苦一點,或者多備幾架機器。”

“聽起來,好像我很大牌的樣子。”

“是啊,你可是連周曉曉都看好的人。”陳天放又看了蔣牧謠一會兒,看到蔣牧謠忍不住移開視線才清了清嗓子收回赤裸的視線,道,“我們這個大秀,就好比是連場次的話劇,與微電影、短電視劇都不一樣。它不能重複拍攝,必須一次過。”

“所以,在面對鏡頭或者在你的角度看不到鏡頭的時間裡,只要你站在舞臺上,就必須牢記舞臺之中幾個近景拍攝的攝像機的位置。

比如演對手戲的時候,拿你我那個劇本來說,有一幕是貝德維爾來索菲亞身邊的目的被曝光,索菲亞從遠處走來,一步步走近貝德維爾,而貝德維爾身邊站著揭露他真實身份的帕西諾教父。索菲亞是明確目的地向貝德維爾走去,此時她眼中只有他,也只想聽他的回答。兩個人之間的關系線是以他們相互視線的走向為基礎的,而這個基礎,就是建立在攝像機與鏡頭的擺位上。

換句話說,就是在你走向我之前,得先明確知道幾個攝影機位,然後根據位置以及人物關系、場景預設大致判斷你走向我時的路線,並保證在這段時間裡你的面部表情能被準確抓取。”

蔣牧謠消化了片刻,轉眸問道:“正式拍攝時的攝像機是固定的還是?”

“在可視點上的攝像機是可以在各自的軸上轉動跟拍的,主秀們的任務就是了解並判斷在舞臺上的攝像機可視點的範圍。具體的元陳他們培訓的時候會細說。”

蔣牧謠突然出聲問他道:“你不具體講是因為講不下去了嗎?”

陳天放眉一挑,正要張嘴反駁,耳中響起一陣刺耳的警報聲,東面的林蔭小徑隨之開出來一量校園救護車。

車使出小徑才停了下來,兩人身後的行政樓小門裡湧出一批人,跑在最前面的是宋啟迪,他神色慌亂,雙手打橫抱著一個人,三步並作兩步跨上了救護車。救護車後門一關,轉眼疾馳出了校園。

蔣牧謠還沒來得及說話,身後便響起了一堆人的說話聲。

“你說這陸悠然怎麼了,怎麼會突然暈過去,人會沒事的吧?”

“不好說,像是突發的,我看懸。”

“沒事沒事,大家不要擔心,陸悠然同學有班副照看著,有了什麼情況都能第一時間解決,我們就靜等他們的好訊息,為陸悠然同學祈福就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