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鹿溪愣了愣。
這篇文章,可太熟悉了。
她抿了抿嘴。
又重新讀了一遍,然後開始做了起來。
她看了看閱讀理解的上的第一小題。
請問,作者先從父親口中聽說,再遇見,最後再舉例了詳細的描述了他們相處的過程,從聽說,遇見,相處,作者在文章中用最樸實的文筆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怎樣的人?
姜鹿溪想了想,然後動筆寫了起來。
請問,如果當一名作者在做題考試時遇到了自己寫的文章,會有什麼感受?
別人不知道。
但程行的感覺很奇妙。
這做對了沒事,他是作者,他該對。
要是做錯了怎麼辦?
程行又去把自己寫的這篇文章重新看了一遍。
然後才開始去答題。
高二文科七班。
這個班級的監考老師是鄭華和曹新元。
曹新元是高三文科四班的英語老師。
此時鄭華也在看著手中的卷子。
而在看到了語文卷子上的閱讀理解時。
鄭華懊惱的自己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草了。
自己怎麼就忘了把程行這篇文章講給學生們了呢。
以《燈火》的火爆程度。
再加上這篇文章很適合做考題。
他應該是能想到的才對。
還有比描述紮根鄉鎮上,為學生們帶來光明的老師更適合做考題的文章嗎?
鄭華懊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