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給程行扣分的高一三班的語文班主任劉文強,在給程行扣這零點五分的時候,聽說久久沒有下筆,當時閱卷組的老師分成兩派在爭論給不給滿分時,看完程行整篇作文的劉文強,是堅決支援要給滿分的。
當時的劉文強還跟孔林據理力爭,說程行這篇作文哪怕是拿到前幾年的省競賽裡也能獲獎,而孔林回了他一句,以程行的作文水平,別說是省競賽,全國的作文競賽都能獲獎,只是學校有學校的考量,不能一直去給程行滿分。
而且程行現在已經不能去跟學校裡的學生放在一起去比較了,程行的作文只能跟他自己去比,跟他參加八省競賽的《燈火》相比,這篇作文就要弱上一些。
而且程行把作文質量提的那麼高,他的作文水平減去了零點五分,那麼後面所有人的作文,都會相應的比之前再減去一些,那麼就能保持公平性了。
在孔林的解釋下,一些覺得要給程行滿分的老師才沒有選擇繼續爭論。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次語文成績的分數要比之前任何一次月考都要低,以前語文前十,基本上會有五六個在140分以上。
但這次只有姜鹿溪,程行,陳天祥,李妍四人。
而姜鹿溪這次的語文卷子做的很好,在閱讀理解和文言文上基本上沒怎麼失分,如果不是作文比平時多扣了一分的話,她甚至能再次突破極限,來到145分。
不過當時鄭華看到程行成績的時候,卻是很納悶,程行在語文作文只丟了零點五分的情況下,是怎麼做到只考了143點5分的?
學校的閱卷組是分批改的,畢竟週末批改試卷屬於加班,總不能兩次月考閱卷都逮著一批老師薅,因此他們是屬於替換著來的。
不過對於老師們來說,他們倒是希望能在週末的時候去批改卷子。
因為他們的工資並不多,而週末批改卷子屬於加班,加班費是不少的。
而且這也是為什麼學校各科老師都對成績看的那麼重要的原因。
因為每次月考的獎金,都有不少錢。
鄭華拿著卷子走進了教室,然後開始講起了這張卷子。
上週五考完試後,學校覺得天太冷,就讓學生提前放學回家了。
週一的時候又沒有語文課,所以鄭華直到現在才有時間講這張卷子。
鄭華講題之前先是對答案,然後讓下面做錯的人舉一次手,他好根據下面舉手的人多不多,舉手的人是什麼人,來考慮要不要去深講這道題。
如果錯的人只有一兩個,或者是錯的人是趙龍周遠這些。
那這道題就可以不用深講,直接跳過。
因為臨近高考,時間還是很寶貴的。
前面的題錯的人都很少,哪怕是趙龍跟周遠的語文成績也都沒有那麼爛。很快,鄭華就講到了屈原在《離騷》中表現自己同情百姓苦難生活,並因此流淚嘆息的名句是哪一句這道題。
“這道題的答案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前面的題都很簡單,鄭華趴在講桌上拿著試卷說道:“這道題很簡單,我們考過很多次,算是《離騷》裡最經典,也是最容易考到的一句了。”
他問道:“這一題應該沒什麼人出錯吧?”
“這一道題誰做錯了誰直接站起來吧,直接站一節課。”鄭華道。
他認為這道題即便有人做錯,也應該只有趙龍會錯。
但此時,程行卻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