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父親口中聽說過他》。
這是程行本次作文的標題。
那是我第一次見他,卻不是第一次聽說過他,在進入校門之前,父親跟我說過,你會遇到一名戴著眼鏡,身材矮小的老師。
他不只是你的老師,還曾是我的老師。
他是二十多年前,我們鎮上的第一位大學生。
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和語言,程行用最樸素無華的言語,寫了一個十幾年前,程行在老家上學時,第一次進學校遇到的人。
這個人名叫程平,是當時程行他們老家十九里鎮上唯一一所學校的老師。
那個年代,稍微有些學識的人,都離開了家鄉。
但程平作為十九里鎮的第一個大學生,卻選擇了留在鎮上,然後開始了後半輩子幾十年的教書育人,他一個人帶著一到三年級所有學生的語文跟數學,教了程行的父親,教了程行,也教了十九里鎮上的三代人。
程行沒有任何停留,一口氣,將這篇散文給寫了出來。
是的,程行這篇作文,是以散文方式寫出來的。
如果是中考或者是高考,程行肯定不會去寫散文,因為閱卷老師要改那麼多語文試卷,對於作文肯定就是喵幾眼就不看了。
但這是作文競賽,閱卷老師是肯定會把整篇文章給看完的。
在描寫真情實切的情感上,沒有再比散文更好的表達方式了。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沒有什麼華麗的語言和文筆,但宛如涓涓細流,叮咚有聲的散文,雖然看上去清新雋永,質樸無華,但這種娓娓道來,樸實無華的文字,卻最能打動人心,因此抒情多散文。
只是這種看上去很好寫的散文卻並不好寫,因為很多人都寫不好的原因,老師也不建議人去寫,寫的人漸漸也就少了。
程行寫完後也沒有去檢查,文章要的就是一氣呵成,此時再改,在上面不論是打叉還是塗改,都會影響美觀。
而且程行也不覺得自己寫出來的文字會出現問題。
因此他寫完後,便直接交了卷。
走出考場,程行便看到了安城中學外面站著的一群老師。
這些老師,都是早上前來給學生送行的各校老師。
程行看到了在那裡緊張來回躊躇的孔林,以及孔林不遠處安靜站在那裡的姜鹿溪,在看到姜鹿溪時,程行愣了愣,然後快步走了上去。
走出學校,來到學校的報亭旁。
程行看著站在那裡的姜鹿溪,開口問道:“你怎麼來了?”
姜鹿溪沒想到程行會突然從學校的考場裡走出來,這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個多小時呢,於是出聲問道:“你怎麼現在就出來了?”
“寫完了啊,就出來了。”程行笑道。
“你呢,你怎麼在這裡?”程行問道。
“我?我提前過來踩踩場子,怕下午過來的時候找不到地方。”姜鹿溪道。
“雖然考試的時候孔校長他們會帶我們過來,不過提前踩踩場子也沒錯。”程行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