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鹿溪看著他沒說話。
“鹹的。”程行道。
姜鹿溪回了頭,然後掀開鍋蓋,往裡面放了些鹽。
他們那裡老一輩包餃子的習俗。
餃子下了鍋之後,有鹹淡之分。
所謂鹹淡,並非是餃子餡是淡的還是鹹的。
而是餃子在鍋裡煮的時候,需不需要放鹽,讓餃子皮和餃子湯變的鹹一些。
她用勺子在鍋裡攪拌了一下,然後又蓋上了蓋子。
沒過多久,當鍋再次冒出大量的煙氣之後,姜鹿溪便將鍋蓋給打了開來。
她拿過了一個小碗,從中撈出了一個餃子。
姜鹿溪將這個盛了一個碗的餃子遞給了程行。
程行知道她是什麼意思,接過來後吹了吹,然後將這個餃子給吃掉了。
姜鹿溪看向了他。
“熟了,味道正好。”程行道。
這也是他們那裡老一輩煮餃子的規矩。
那個時候家裡窮,吃上一頓餃子不容易,所以絕對不能出現浪費的情況出現。
因此那個時候每煮上一頓餃子的時候,在不知道鹹淡如何,餃子有沒有煮熟之前,都會先撈出一個餃子,然後讓人去試一試。
這個人大多都是家裡的小孩子。
比如程行,兒時就經常試餃子是否煮熟,鹹淡如何。
“嗯。”姜鹿溪輕輕嗯了一聲,便拿過兩個大碗,開始盛起了餃子。
他們那裡吃餃子,都是喜歡吃帶湯的。
這樣可以一邊吃餃子一邊喝餃子湯。
畢竟北方,冬天吃帶湯的餃子,端著碗手不冷,喝些熱湯也可以驅驅寒。
因為這餃子本就是因為驅寒才發明出來的。
她將餃子盛好後,程行便過去將兩碗餃子端了起來。
“燙。”姜鹿溪見狀皺了皺眉,然後看向了他。
“沒事,我們老祖宗設計的碗,這碗底就是為了防燙的,現在熱度還沒有傳到碗底,現在端過去是不燙的,等下熱度傳到了碗底就燙了。”程行說著便端著兩個碗向著客廳走了過去。
這碗底很厚實,傳熱也沒有那麼快,所以現在確實沒那麼燙。
姜鹿溪看到程行離開的背影則是皺了皺鼻子。
其實碗現在沒那麼熱難道她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