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曹操能以五千兵馬收服百萬之眾的黃巾軍主力,可見正規軍和亂民的區別所在。
“百姓投降者甚多,看來下面我們要想辦法安置這些百姓了。”
望遠鏡中,戚光義經過的地方大批的百姓選擇投降,如同他猜測的一樣,只要有飯吃,這些百姓誰又想跟著青龍王造反呢?
之所以如此實在是因為活不下去了。
展興昌沉吟了一下說道:“殿下,這些冀州百姓雖然投降,但是他們畢竟跟過青龍王,殺過大渝國的官兵,下官以為萬萬不可將他們收留在鄆州城中,而是將他們分散遷往不同的州縣,化眾為少,化少為無,否則一旦有人蠱惑,他們很可能會反複,那時鄆州城可就危險了。”
蕭銘深以為然,展興昌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這些冀州百姓現在對他來說還不是人口紅利,而是燙手山芋,因為這些百姓很可能因為某些事情再次聚眾造反。
畢竟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會變得很容易,何況這些投降的人中不能保證沒有幾個心懷不軌的混跡其中。
所以只有當這些百姓融入了當地的生活,漸漸接受了新生活,認同了他的封地,這些人才會成為人口紅利。
而在這之前他們還是一顆定時炸彈。
城外戰果卓著,這時守城的鄆州軍也紛紛出城配合戚光義收攏百姓。
兩個時辰之後,鄆州成為才漸漸平靜下來。
“殿下,亂軍的數量太多又太亂,還是讓青龍王跑了。”
戚光義這時前來向蕭銘稟報。
青龍王逃走在蕭銘的預料之內,擊敗青龍王容易,但是抓住它可不容易,畢竟數十萬人的情況下十分混亂。
潰散的百姓阻擾了青龍王,同樣也讓戚光義無法及時追擊。
“罷了,不要再追了,收攏這些在災民為重,此事之後,他不會再輕易來犯。”蕭銘說道。
戚光義點了點頭,立刻帶著騎兵收攏百姓。
這場仗從早上打到中午,收攏災民又是一個下午,晚上的時候展興昌將大概的災民數目交給了他。
“十五萬人,看來還是有十多萬百姓失散了,明日讓戚光義繼續出去引導災民進入封地,這些災民在冀州只能淪為青龍王的工具,一旦冀州之圍接觸,朝廷和雍王就要對付青龍王,那時這些百姓難免落了個慘死的下場,如今大渝國已經千瘡百孔,本王不想再看到百姓為了青龍王個人的野心而丟了性命。”
“殿下大義。”展興昌躬身說道:“若是青龍王能和殿下一樣以抵禦蠻族為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