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他的祖國錯過了這個時代,來到這裡,他不會再讓這件事發生,海外無盡的財富和資源,他蕭銘必須要分一杯羹,而不是讓西方列強獨佔鰲頭。
“帶本王去看看。”
雖然還下著大雪,但是蕭銘已經壓抑不住心中的激動,他和張梁騎著馬就到了小清河的造船坊。
此時已經有人比他先到了,自然是馬上就要駕駛蓋倫船出海的嶽雲等人。
“殿下,過了年我們可以出海了嗎?”
蕭銘到了船上,嶽雲激動地問道。
此時嶽雲等一眾船員的身上落了一層厚厚的雪,出航的興奮之情已讓他顧不得這些。
“不能,還得等艦炮上船。”
現在三艘蓋倫船全部掛上了風帆,只是現在的風帆是收起來的,而且三艘船現在還停留在河灘上,就是為了等待艦炮上船。
那個未知的大海上究竟如何兇險他也不清楚。
但是作為東西方橋梁的奧斯曼帝國已經有了火炮,他推斷西方如今發展並不落後。
畢竟在這個時空,曾經北方草原上的哥特草原帝國替代了蒙古對歐洲進行了西征,而且時間提前了五十年左右。
當然,在蕭銘看來,西征或許對歐洲的歷史程序有影響,但也不是絕對的影響,文明發展路線的不同也是歐洲在中世紀之後漸漸和東方的封建王朝拉開距離的原因之一。
但是不管如何,在沒有徹底搞清楚西方文明程度之前,蕭銘還是會保持謹慎的態度。
這也是為什麼他堅持艦炮上船的原因。
假如嶽雲在海上遭遇了歐洲艦隊,或是這個時代橫行於海上的海盜,至少他能擁有反擊之力。
畢竟無論是蓋倫船還是艦炮,他自信不輸給這個時代的西方該有戰艦。
“還要等?”嶽雲忽然有些失落。
蕭銘這時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他說道:“端正你的態度,這次你們要進行的是遠航,而且本王還會有很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們,這不是兒戲,一個不小心,你們可能永遠都回不來了。”
見蕭銘如此鄭重,嶽雲收起了輕浮的態度,他握著船舵,試探地問:“殿下,到底什麼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