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地笑了笑,他直接向宮中而去。
到了宮中,蕭銘直奔禦書房,不等蕭銘說話,蕭文軒說道:“看來你已經有了刺客線索。”
“父皇已經知道了?”蕭銘意外道。
“不要忘了這是長安城,不過父皇慚愧呀,竟然沒有發現你二哥的小動作。”蕭文軒嘆息一聲,他和蕭銘一樣,在得知是晉商所為的時候就基本上猜是二皇子了。
“既然如此,還望父皇聖裁。”蕭銘將供詞雙手交給了蕭文軒。
接過供詞,蕭文軒簡單掃了眼,一聲長嘆說道:“老二,你真是太急了。”
在原地踱了踱步子,蕭文軒繼續說道:“你將晉商交給朕吧,朕會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
“兒臣已經讓人帶著那名晉商入宮。”蕭銘的話言簡意賅。
蕭文軒點了點頭,似乎一下子變得十分疲憊,對蕭銘揮了揮手,他說道:“據你母妃說你還有幾日便要離開長安,你現在還是先回去準備吧。”
“是,父皇。”蕭銘躬了躬身,轉身離去。
他不怕蕭文軒和稀泥,如果此情此景蕭文軒還是如此,那麼他只能漸漸疏遠朝廷了。
待蕭銘離去之後,蕭文軒坐在椅子上沉思了半晌,接著提筆在一張空白的聖旨上寫了起來。
這邊蕭銘出了宮門便返回王府籌備返回青州,現在他不用上朝,也不必參與長安的政務,畢竟他是藩王,相當於自成一國,幹涉朝政反而是大忌。
接下來幾天,原本因為蕭銘大婚喧鬧起來的長安城越發熱鬧起來,二皇子刺殺齊王嫁禍太子的傳言突然甚囂塵上。
整個長安城一時間到處都在傳說此事。
而緊接著一道聖命傳達而下,二皇子不修品德,殘殺兄弟,目無王法,自此貶斥巴山,淪為庶人。
至此,關於刺殺的風雲隨著聖旨而漸漸平息,整個長安城頓時風聲鶴唳。
在蕭文軒被打了十數年懦弱的形象之後,此次終於石破天驚,針對刺殺這件事,當今皇帝表現出了強硬的一面,毫不畏懼梁王的怒火將二皇子流放到巴山這個貧瘠荒蠻的地方。
而在長安的官場上,很多官員將蕭文軒這次強硬之舉理解為如今皇家實力大增,已經不再畏懼藩王挾兵自重。
同時,他們理解最透徹的一點則是在此次事件中蕭銘扮演的角色。
為了平息蕭銘的怒火,蕭文軒將有梁王支援的二皇子流放,可見如今蕭銘如今在蕭文軒心中的地位。
而其他皇子此時也收起了對蕭銘的輕視,他們恍然大悟,如今這朝廷已經今非昔比。
東方崛起的藩國將在今後時時刻刻影響他們的生活。
得到這個答案,蕭銘在聖旨下達的下午便選擇返回青州。
此次他是透過商船回去的,畢竟只是禮品就足夠龐大。
望著關中巨城長安的身影漸漸遠去,蕭銘的嘴角帶著一絲笑意,老婆娶回來了,下面就該攢攢家業過小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