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淮南王在進攻潁州的時候倒是自費錢糧,只是向長安的進發之後便要求朝廷提供糧草。
淮南王倒不是乘機勒索,這淮南國本就是二等封國,人才和財力有限,潁州距離淮南王很近,糧草能夠供應的上,但是遠徵長安他卻無法一直維持糧草供應。
總體來說,他是戰爭前半段自給,居庸關之戰後便吃上了朝廷的。
一下多出近乎二十萬的軍隊吃飯,這對青州的府庫自然是沉重的壓力,畢竟為了購買各種礦産資源製造槍械彈藥,他也花了大量的銀子。
同時,北方被打爛了,北方的生意鏈條也斷了,這讓商會的盈利減少很多。
現在商會利潤的維持基本都是依靠同楚王和荷蘭人的貿易。
說了讓軍隊撤回的事情,龐玉坤繼續說道:“皇上,此次牛將軍一路勢如破竹,這攻下上州便有七個,中州十五個,下州三十六個,州下的縣共計一百六十三個,這麼多的州縣需要的大小官員數目巨大,青州目前已經沒有足夠的官員派往這些地方。”
正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蕭銘的軍隊打下這麼多土地,接著便面臨管理的問題。
他說道:“如龐首輔所說,現在青州的確沒有這麼多官員,現在急需一批有經驗的官員為朕管理這些地方,恢複民生,而且朕得到訊息,蠻族已經從高麗撤軍,接下來蠻族必然會對長城一線的關隘發動襲擊,若是因為缺乏官員導致戍邊軍隊無法及時得到補給,這對大渝國來說將是災難,如今大渝國防守有餘而進攻不足,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生息。”
“皇上,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這長安城中可是有不少官員的,而且在牛將軍進攻各州縣的時候同樣有不少當地豪族襄助,這些豪族中每每有在州縣任職的族人,只要皇上能夠任用他們,這些州縣的管理便不是問題。”
“朕自然想過這個問題,只是這些官員和豪族能信得過嗎?”在收到戰報的時候他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發現任用各州縣的舊官員是唯一的辦法。
現在他終於理解為什麼三國時期曹操打東吳的時候,那些謀臣一個個喊著投降了。
因為他們十分清楚,換個主子,這個主子依然需要他們幫助管理攻佔的土地。
只是即便如此,這官員也要選一選,挑一挑,盡量將優秀的官員留下,讓秉性不良的官吏滾回家。
“皇上,下官在長安之時對大渝國各地的官員俱都有些瞭解,下官願意擔當此任為皇上挑選能用的官員。”斐濟積極地說道。
龐玉坤見狀,忽然笑了起來:“斐閣老一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在怎麼對這官員任用之事如此上心了。”
“龐首輔此言差矣,為皇上分憂乃是人臣本分而已。”斐濟笑眯眯地說道。
龐玉坤心中警惕,這官員的任用是極為敏感的一件事,若是讓斐濟大權獨攬,恐怕他又會為自己聚集一大堆官員。
現在這保守派的在朝堂上的話語權眼見越來越大,他是越來越不安,於是他對蕭銘說道:“皇上,斐閣老年事已高,有些事情恐怕力不從心,下官願意為斐閣老分擔此事。”
蕭銘的眼睛在二人身上來回巡視了一圈,他說道:“既然如此,這選拔任用官員之事便由你們共同擬定,定下之後再交給朕審閱。”
“是,皇上。”二人同聲說道。
頓了一下,蕭銘繼續說道:“有感本次藩王之亂,朕決心學習強秦變法以強國,而官員是執行新政的重中之重,朕昨日想了一夜,準備拆分博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