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殿下,下官以為該整改一下府衙,讓封地的各州縣的府衙能夠自上而下完成殿下的各項政策,同時處理民間不同的事務。”龐玉坤堅定地說道。
“嗯,你說得對,這段時間本王一直在忙著登州的事而情,倒是忽略了這件事,既然如此,便將這件事提上日程。”蕭銘說道。
總體來說他的封地是一個藩國,既然是藩國就要有一套自己完整的官員體系,如此一來他才能夠對封地進行更為有效的管理。
其次建立一套完整的官員體系也是為了隨時能夠掌控新獲得的地盤,比如現在的琉球島。
而在以後,蕭銘會有越來越多的殖民地,這就需要能夠隨時在陌生的地方能夠建立起府衙機構,所以此時一套成熟的官員體系就尤為重要了。
因為這不僅是為了管理現階段的封地,最重要的是能夠儲備官員以備不時之需。
定下此事,龐玉坤下令召集封地各州縣的主官前來青州府衙議事,同時他和蕭銘在幾天時間中將具體的設立的機構和負責範圍擬定了一下。
五日之後,各州縣主官俱都到了青州參與議事。
青州府衙,蕭銘端在主位置上,而一眾官員則是分列在蕭銘之下,情形如同朝堂議事一般。
龐玉坤為封地百官之首站在最前面,其次是分別是青州刺史展興昌,登州刺史楊承業,滄州刺史常遇春,沂州刺史閆長浩,鄆州刺史孔永安,萊州刺史韋昌明,幽州刺史韓進。
在各州刺史之後則是他們分管縣的縣令,林林總總加起來共有上百人。
這些官員一部分是龐玉坤推選出來的,一部分以前封地中提拔的,還有一些則是博文學院中分配出去的。
望著下面一眾官員,蕭銘忽然面露微笑,這一刻他忽然有些理解了蕭文軒對皇權的迷戀。
試想,這麼多官員立在自己面前,是誰都會有一種俾睨天下的感覺吧?
“此次諸位前來青州議事,想必都知道了政務改革的事情,如今封地的事務日漸繁多,變化日新月異,各州縣府衙必須為今後的發展提前做出改變,同時,此次議事也是為了讓諸位明確封地的官員體系,以後在政務上誰的問題誰處理,避免出現推諉的情況。”
見人都到齊了,蕭銘這時朗聲說道。
“是,殿下。”
一眾官員頓時躬身說道。
這時蕭銘繼續說道:“既然如此,本王便將封地的政務和官員體系告知諸位,自今日起,本王命令龐玉坤為封國內閣首輔,設立封國內閣,內閣將由包括首輔在內的九名內閣大臣組成,負責審理各州縣政務並同本王商議政務,內閣之下分設六司,職責如同六部,除此之外成立監察院獨立於六司之外,主管封國司法刑法,監察封地官員……”
回憶著設計的官員體系,蕭銘將自己的想法一一說出,從此,他的封國將擺脫混亂的政務管理體系,具備一個小朝廷的周全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