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正說著,忽然門外傳來王府僕役的聲音,“殿下,門外楚王使者求見。”
“殿下,這就叫說曹操,曹操就到。”王宣大笑起來。
蕭銘點了點,“看來這次楚王被氣得不輕,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以前楚王是等著本王和蠻族打的兩敗俱傷,現在我們終於可以看他的笑話了。”
說罷,蕭銘讓王宣暫時迴避,而是讓楚王使者進來。
“在下李威參見殿下。”來人是一個老者,年紀約在五十上下。
皺了皺眉頭,蕭銘說道:“免禮,使者此次前來,不知所謂何事?”
“回殿下,此次楚王殿下差遣在下前來乃是為了採購火炮和火槍之事,楚王殿下讓在下給蜀王帶個話,請殿下感念同為炎黃子孫,務必為楚地提供一千門艦炮。”
“一千門艦炮?”蕭銘幾乎跳起來,他說道:“楚王瘋了,本王哪來這麼多艦炮,咦,楚王又是如何知道艦炮的?”
說到最後,蕭銘忽然驚道。
李威不急不亂,他說道:“正是荷蘭人向楚王殿下說了這艦炮之事,實乃為了炫耀,殿下說了,只要能夠得到一千門艦炮,齊王殿下提出的要求他都可以考慮。”
蕭銘眼睛轉了起來,一千門艦炮可真的是一筆大生意呀,這足以楚王組建擁有強大火炮的艦隊。
而且這艦炮一般都是重炮,價格比一般的城防炮可貴了不少,一千門火炮可是一筆不菲的銀子。
總體來說,這個生意實在很誘人,但是蕭銘自己現在艦炮的數量尚且不夠,就更不用給楚王的了。
於是他說道:“恐怕愛莫能助,青州的生産火炮的數量有限,一千門實在太多了。”
李威依舊是不急不慢的樣子,他繼續說道:“齊王殿下且慢,楚王殿下說了,青州缺的是船不是炮,而楚地缺的是炮不是船,二者互補對誰都有利,楚王殿下願意以商船和造船坊的匠人換火炮,望殿下三思。”
“商船和匠人。”蕭銘的心髒不爭氣地跳動了一下。
這次楚王還真的說對了,他現在缺的的確是船,無論是商船和造船匠人都缺,而且急缺。
沉思了一下,他說道:“本王可以擠出一些艦炮,但是數量不會多,只能有三十多門,剩下的艦炮會在未來幾年的時間內交付,除此之外,本王也毫無辦法。”
這次楚王是被荷蘭人給打急眼了,畢竟協議已簽,每過一年,楚王就會損失越多。
“殿下說了,可以等。”李威說道。
蕭銘點了點頭,“這樣可以,不過老規矩,這定金可是必須到位,不然這生意本王可沒法做,本王要先見到商船和匠人。”
一下來了這麼大的訂單,蕭銘只能讓軍工坊繼續擴建了,這一千門炮看起來多,其實也就是十艘蓋倫船的規模。
而且分成幾年交付也不足以對他形成威脅,因為三四年之後,鬼知道青州海軍會發展到什麼程度,那時這些艦炮估計都是些淘汰貨了。
“如殿下所願。”李威重重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