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酒後見真言,從一個人的酒品也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心中對這牛犇也能有個估量。
畢竟這牛犇名聲在外,但是這真實的性情他可不清楚,此時正好試探一番。
“老將軍好酒量,魯飛,再給將軍滿酒,今日讓將軍喝個痛快。”蕭銘說道。
羅信一個勁的悶頭吃菜,他初來青州也是被魯飛灌醉了,那日一番胡言亂語全讓蕭銘看見了。
牛犇像是一個饑渴的人喝了水一般,又是喝了三碗,這時酒勁頓時上來了,身體有些搖搖晃晃。
這時蕭銘問道:“老將軍,此次前來青州,真是委屈將軍了。”
牛犇揉著眼睛,只覺得腦袋昏沉沉的,但是膽子像是決堤的水壩一般忽然大開,只想將心中悶氣全部吐出去。
他渾渾噩噩地說道:“殿……殿下,老臣來這青州不委屈,但是被陛下發配到那礦山的五年真的委屈呀,想我一心為國,赤膽忠肝,為的還不是這大渝國的千秋鼎盛,可是我一番肺腑之言竟然換來這五年的苦役,我……我……”
說著說著,牛犇忽然大聲哭了起來,十分悲痛。
羅信和魯飛神色動容,大渝國如今奸臣當道,忠臣良將屢屢不得志,這些他們也是深有感觸。
因此牛犇的話同樣讓他們也心中悲切。
從這番話中,蕭銘聽出了牛犇對蕭文軒的不滿,對朝廷的不滿。
他說道:“老將軍受苦了,在我青州,本王必不讓老將軍寶珠蒙塵。”
酒意越重,牛犇怏然說道:“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報之!君以草芥待我,我當以仇寇報之!今日殿下以國士待我,我必將以國士報答殿下。”
“好!將軍果然真性情。”
蕭銘舉杯一飲而盡,這才是他要的將領。
說完這句話,牛犇頓時趴在了桌子上,醉的不省人事。
魯飛和羅信苦笑一聲,今日這酒菜是沒法吃了,他們將牛犇攙扶起來把牛犇送回青州大營去了。
蕭銘目送三人離去,回味著牛犇的話,眾人皆知以德報怨,卻不知孔子真正說的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正是這個以德報怨貽害千古,致使大渝國在初期的對外政策上是以德感化蠻族,殊不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待蠻族只能以威服,不能以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