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硃砂這種東西,時常可以在道士煉丹的丹方中看到,可見常見之程度。
到了博文學院,蕭銘直接到了化學實驗室,此時陸通正在等待蕭銘。
“殿下。”
見蕭銘過來,陸通帶著一眾學員向蕭銘躬身行禮。
蕭銘點了點頭,問道:“怎麼樣?材料準備妥當了嗎?”
“都妥當了。”陸通說道。
接著他帶著蕭銘去看了裝在玻璃容器中的水銀和錫,而在前面的桌子上還擺著一堆玻璃。
自從制備出硫酸之後,整個化學學院的學員都在生産顆粒火藥,如今三酸兩堿中,硫酸,燒堿,純堿他們已經都會制備了,唯獨還有硝酸和鹽酸沒有嘗試。
不過蕭銘給他們的化學教材上已經有了如何制備硝酸和鹽酸的辦法,這段時間陸通正準備帶著化學學院的學員進行嘗試。
其中硝酸他們準備採用高溫高熱分解硝石得到二氧化氮融入水的辦法得到,而鹽酸,他們準備使用濃硫酸和食鹽制備,當然這目前只是他們從化學教材上學會的化學反應式,需要具體的操作才行。
不過看蕭銘的樣子,似乎只是想把化學知識交給他們,剩下的讓他們自己研究。
檢查了材料,蕭銘說道:“開始吧,我說,你做。”
陸通點了點頭,現在蕭銘隱隱有些撒手掌櫃的意思,什麼事情都讓他們自己嘗試。
其實蕭銘也知道陸通等人現在的想法,不過沒有辦法,知識不是裝在腦袋裡儲存用的,而用來實踐的,這段時間,蕭銘已經將化學元素符號都交給陸通了。
化學週期表他們也一清二楚,他的教材可以說編寫的比初中化學教材要仔細的多,上面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式應有盡有。
剩下的他只能依仗陸通等人實現化學教材上的化學實驗,從而將其應用在化學工業上,不然學來知識有什麼用?況且,以大渝國現在的科技水平,初中化學知識綽綽有餘,高等的化學就要涉及電解之類的了。
沒有電,學了也是白瞎。
取來一塊玻璃,陸通將一塊錫箔紙貼在了玻璃的後面,因為錫的熔點很低,只有二百多度,所以熔煉錫箔紙很簡單,只要稍微加熱便可。
包好了錫箔紙,這時陸通取出水銀將水銀倒在了錫箔紙上,塗抹均勻。
這時水銀和錫箔紙發生了化學反應,變成一種銀白色的液體,這便是錫汞齊,史料記載,這種水銀和錫産生的溶液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存在了,而且水銀雖然有毒,但汞齊類合金卻是無毒的。
這種銀白色的液體會緊緊附著在玻璃的一面不會輕易脫落。
生産鏡子的步驟一一完成,蕭銘和陸通靜靜等待奇跡出現的一刻。
過了半個時辰,金屬溶液完全幹涸的時候,蕭銘將鏡子拿了起來,這時他看清楚了鏡子中的自己。
一張年輕,有點小俊俏的臉,“哎,一年了,第一次看清楚自己的臉啊。”
蕭銘一聲感慨。
此時他手中的鏡子已經和現代的鏡子沒有多少差距,不過是稍微暗淡了一些,畢竟錫汞齊還是不如銀亮澤的。
但是即便如此,這鏡子恐怕也是驚世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