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稅收的情況,龐玉坤繼續說道:“截至目前為止,帝國中央銀行發行的金龍面額達到了九十億,其中包括紙幣和金幣兩種。”
蕭銘聞言露出滿意的笑容,從這個數字上他能夠判斷出帝國的稅收是正常的。
“這麼說今年帝國生産總值大概增長了三十億金龍是嗎?”蕭銘問道。
龐玉坤吃了一驚,他說道:“皇上如何得知的?”
輕輕笑了笑,蕭銘說道:“帝國的稅收制度是朕制定的,基本上稅收的總量會是每年生産總值的一成六,這個朕還是心裡有數的。”
龐玉坤駭然,他已經在仰望蕭銘了,但是他發現越是接觸就越是無法超越眼前的這位帝王,他說道:“皇上聖明。”
接著他說道:“相比去年,電力工廠的普及讓工廠的生産能力大增,這也是今年稅收如此多的原因,而在皇上的治理下,帝國百姓日漸富裕,雖說帝國在海外開闢了不少市場,但是帝國生産的商品還是大部分被國內消化掉了。”
“帝國的市場便是最大的蛋糕,這點毫無疑問,只是以目前帝國工業的增長速度,不出三年,國內的市場便會飽和,到時候海外市場就會顯得十分重要了。”蕭銘說道。
他的話音一落,李開元這時候站了出來,他說道:“皇上,只是具下官這段時間海外經商的經驗來看,即便是全世界其他地區加起來市場恐怕也只能和帝國相等,他們的消費能力實在太差,根本買不起帝國的商品,長此以往,帝國的工業必將遭遇瓶頸。”
“你倒是看的很準。”蕭銘淡淡說道,在這個時代,世界上的人口數量是有限的。
而且大部分人口處於自給自足的狀態,他們對很多工業品根本沒有需求,比如倭國,菲律賓,印度,印度尼西亞,非洲等地不會去購買帝國的腳踏車,即便是歐洲也不是誰都能買得起。
想要讓這些地方的人買腳踏車就得讓這個地方有富裕的階層,同時這些階層又要有購買腳踏車的需求。
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文化的滲透,讓這些地區以中華帝國的時尚為時尚,簡單來說就是建立帝國的文化影響力。
“想要打破這個牢籠只能依靠帝國自身了,其他國家沒有需求,我們便創造這種需求,他們買不起,我們便讓他們買得起,接下來帝國的殖民策略要掠奪的文雅一點。”
“文雅。”一眾大臣俱都看向蕭銘。
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說道:“殖民不僅只有武力一種方式,文化殖民,經濟殖民都是殖民,帝國現在完全可以將汙染嚴重的産業轉移到海外,同時進行文化輸出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
說話的時候他看向青州灰濛濛的天空,蒸汽機時代的工業需要大量燃燒煤炭,這讓青州的青山綠水一去不複返。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這就是工業化的代價,但是現在南洋的殖民地被他控制,他完全可以將一些重汙染的製造業轉移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