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無故降薪被迫辭職可以2n賠償> 第五十七節 山城團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七節 山城團聚 (3 / 5)

春秋不老岡陵頌,

甲子重添福壽花。

祝奶奶長命百歲。”

白姑於奶奶同舉杯杯而幹。白姑對奶奶解釋說:

“您老之所以能得到我們兩個孫女和皇孫公主,是因為您修好基德,上天才賞賜您的。正是;‘祖德恩長蔭後德,孫賢學進耀前賢。’遼國所以後繼有人,是因為有先輩;外曾祖父耶律世義、外曾姑祖母王休姑、爺爺、奶奶、外祖母等老一輩的積德之結果。”

奶奶連連點頭說:

“孫女說的對,尤其是我姑媽王休姑;弘歷道姑)一世慈善積德,替天行道,積善濟貧,救死扶傷,好事做的無數,上天有眼,特賞賜一位皇孫和公主以及一群德才兼備的後人,正如你所吟的;祖德恩長蔭後德,孫賢學進耀前賢。”

白姑說:“都是王氏祖先的教會兆化,後人才能光宗耀祖。”

奶奶餘瑾說:“王氏先人與大遼有著淵源恩緣,雖然個別少數佞臣多次陷害我們,這些奸臣遲早會除掉的,受到懲治。遼國幾代君主都是愛戴我們的。因此我們要教育後人世代忠孝大遼,保護好皇孫耶律延禧,延續大遼江山,一切都要為遼國江山社稷著想。不能辜負王氏先人的教誨。”

奶奶餘瑾的幾句意味深長的教導,白姑與黑姑牢牢記在心上。

這頓團圓酒宴一直持續到深夜,黑虎、白姑、黑姑三人由於白天行路疲倦,再加上飲酒沉醉,都各自告辭奶奶退席入眠了。耶律餘瑾雖然年進花甲,今日因為高興,多飲了幾杯,由於她在相府時經常與蕭浞蔔一起飲酒,練出酒量,今天她沒有喝過量。她久久不能入眠,思緒蓬勃而起,想起,過世的父親、姑姑、丈夫、兒子,等親人。還想念在世的遠離千裡之隔的姐姐王餘鳳。她思濤滾滾不息,藉著酒興,點燃松榠,去兩個孫女的臥室,用松榠的亮光照著白姑和黑姑的面孔,在仔細的端詳著。兩眼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淚水,她一夜未眠,眼看兩個孫女睡熟的面孔,一直陪到天亮。

第二天,耶律餘瑾考慮孫女白姑的處境,做出一個特別的決定;她對白姑說:

“現在朝廷和民間都認定太子妃蕭貞順已被殺死,也就是說你已經不在人世了。咱們就將計就計,你也必須消失凡世人間了,因此我決定叫你埋名隱居,不能暴露身份,假如朝廷知道太子妃沒死,發現蕭貞姊冒名頂替,是移花接木。朝廷佞臣奸黨會拿蕭懷忠問罪,犯上欺君之罪,不但要把蕭懷忠滅門九族,而且皇孫和公主兩個孩子的性命也難保住。事關重大,涉及大遼江山社稷之大事。所以你必須削發出家,隔離民間,隱居在寺廟內。”

白姑聽到奶奶的指點,連連點頭贊同說:

“奶奶的意圖,正隨我意,為了保護我兒皇孫和女兒,為了遼國江山社稷,也絕不辜負蕭貞姊妹妹為我而捐軀。我服從奶奶的安排,出家修煉金身,為我的一雙兒女平安而祈禱,為蕭貞姊妹妹祭祀佛拜。”

奶奶餘瑾聽了孫女白姑的表態,便高興的說:“白姑能深明大義,忍辱負重,有盡忠報國之心,不愧為是忠良門戶王氏的後代呀!”

餘瑾又對黑姑說:“黑姑熟練騎射,練有一身好武功,還會醫術,有採藥制藥的本領。你可以嫁到民間,去扶危濟困,為百姓行醫,救死扶傷,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為民慈善造福。”

黑姑笑道:“奶奶!我一不嫁人,二不去民間,在寺廟裡也同樣做慈善之事。我已下定決心,陪伴姐姐一生,我和姐姐既然是孿生姐妹,那就形影不離,永不分開,我也同姐姐一樣出家當尼姑。”

奶奶餘瑾哈哈大笑說:“好哇!你有修身成佛之心,奶奶我萬分贊同。阿彌陀佛!我們家全是佛門道家弟子了,修仙出兩名道姑、三名尼姑,成了【五姑戲遼】’嗎?”

黑虎聽了拍手贊揚說:“果真如此;白雲觀有弘歷道姑王休姑、弘雲道姑王餘鳳、為兩位道姑。馬家寨後山城的龍泉寺有禪慧真姑耶律餘瑾、蕭貞順隱士白姑、蕭貞姁神醫黑姑。這是三位尼姑,合在一起正為五姑。”

餘瑾風趣的說:“還有你這位黑虎神,通稱五姑一神。”眾人聽了,一齊哈哈大笑起來。

過幾天,白姑與黑姑一同剃發當了尼姑,修仙在馬家寨後山城龍泉寺,白姑跟隨奶奶禪慧真姑讀佛經,常年不出寺院,隱身養性,與其他尼姑一同點香淨堂,同時守護王氏家廟,空閑時間同奶奶研論古詩文卷,寫詩繪畫,彈琴作曲。黑虎照例進山行獵,守護山城,路遇不平之事,見義勇為,除暴安良,為民除害。黑虎在空閑時教黑姑練鏢習武。黑姑經常去民間行善,因為她在童年時,養父蕭懷忠教會她行醫看病,又學會採藥煎藥,她有時跟隨師傅黑虎上山採藥,回來去民間行醫看病,成天忙碌著。寺院依然香火旺盛,殿堂燈燭輝煌,錦帳繡幕,神聖佛光。正是;

霞光縹緲龍宮顯,

彩色飄颻沙界長。

再表蕭懷忠夫婦二人,帶著兩個孩子急匆匆坐著馬車,慌忙逃出上京城,直奔山裡老家,在路上就聽說太子妃被殺,知道自己的女兒紅顏薄命二十多歲就離開人世了,二老一路痛哭,悲傷欲絕。行程一天,回到離別十幾年的老家達裡木圖鎮阿裡坪莊回頭見後面無人跟蹤追殺,二老鬆了一口氣。才逐漸安慰下來,平安到了自家空閑多年的茅屋。鄰居問蕭懷忠說:“這十幾年你們去什麼地方去了?我們全莊人都渴望郎中看病呢!可把你們盼回來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