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 山野隱士 (2 / 2)

“哦!敢問黃壯士,這個大中國是我們漢人當政嗎?”

黃浩博沒想到有人會問這個問題,於是乎按照課本上的標準答案回答,說:“我們這個中國是五十六個民族一起當家作主。再也不打仗了,你們現在都可以走出山谷過上好日子。”

聽了這句話後,眾人交頭接耳,最後老者說道:“那麼還請壯士到舍下一坐,我等還望多知道一些山外之事。”

這時候黃浩博才注意到自己爬出來的地方只是一個位於半山腰的山洞,眾人正在將一塊用稻草和草繩編制好的草墊蓋住山洞。黃浩博十分好奇一邊跟著眾人下山一邊問老者這是為何。

老者回答道:“黃壯士有所不知,此洞叫做‘夜光洞’,白天太陽照射,晚上洞中石頭會自己發光,但洞中長年濕熱、如同牢獄一般,原本是用於關押犯人用。後來發現洞中濕熱是因為有暗藏溫泉,此泉水有排淤解毒之功效。我等先民數次進入洞中將溫泉出開鑿為井,每月都要派人來取泉水服用。而在洞口蓋上草蓋是為了防止雨水落入汙染泉水,只有在取水之日我們才將草蓋開啟。”

黃浩博此刻才恍然大悟,前幾日遭遇長達30多個小時的黑暗的原因是因為洞口被人蓋住了。

只聽老者又說:“前日大風大雨將蓋子吹開,今日讓張丁二來修理,卻發現黃壯士竟然身處其中,立刻告知我等前來一探究竟,還望壯士告之是如何進入。”

黃浩博自己也不知道怎麼進去的,在黑暗中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繞了多少個洞口,最終是跟著尚有餘溫的溫泉水找到了夜光洞。於是回到道:“我是在黑暗中誤打誤撞找到的。”

“天意啊。”老者讓黃浩博跟著一些村民沿著一條陡峭的山路向山下爬行,山上只留下兩人繼續搭建為夜光洞擋雨的草蓋子。黃浩博此時才發現自己比幾乎所有人都高差不多一個頭,身材也顯得魁梧一些,難怪老者一直稱自己為壯士。

不過別看這些人個頭不高,各個身手矯健,爬山過洞如履平地,女子也不例外。黃浩博個頭雖然略顯高大威猛,但是動作笨拙,多次惹得眾人想笑。

一路上,黃浩博打聽得知原來這位老者也姓黃,單名一個越字。他的先人叫黃弘標,明末清初參加了闖王李自成的起義軍,後來在李自成侄兒李過手下大將高一過的起義軍中擔任百夫長一職。

永歷三年,也是清順治六年,換成現在的記年法也就是1649年,李過病死。高一過接過統帥的重任,帥領起義軍由廣西宜山往貴州轉移,在貴州遭叛將孫可望的襲擊而陣亡。高一過的起義軍隨之被追殺瓦解,張弘標帶著手下殺出重圍,並帶著部分將士的家屬來到這偏僻不知名的峽谷避難。

經過二十年的努力終於在這荒野的峽谷建立了一個能讓人們生存的村寨,他們自稱為“聖泉村”。百夫長黃弘標自然成為第一任村長,此後村長一職一直世襲下來,傳到今天這位叫黃越的老者已經第21任村長。

黃浩博問道:“請問黃村長家今年高壽啊!”

黃村長摸著長長的白鬍須說道:“老朽今年五十有六了。”

黃浩博聽後略為吃驚,看著這位黃村長頭發鬍子全白,老態龍鐘的樣子黃浩博還以為他有八九十歲了。原來山谷中的生活十分艱苦,缺油少鹽,更缺醫少藥,營養不良使得居民更容易衰老,由此可推算他們的生命都不太長久,可以用“人生七十古來稀”來形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