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好奇歸好奇,盡管眾人看到了蜂窩煤燒水做飯的奇妙作用,但是,真正要購買的時候,大家都是一再的謹慎,這也是人們對不熟悉的新事物的本能反應。
因為,蜂窩煤銷售的物件是廣大市民,絕大多數人都是生活貧苦的底層民眾,很少有人敢於貿然花錢購買一樣自己不熟悉的物品來代替已經用了千萬年的東西。畢竟,蜂窩煤不是不可替代品,沒有蜂窩煤之前,人們燒木柴生活做飯上萬年了,而且這些柴火可以自己上山去砍,沒有必要花錢買煤來燒。
而那些有錢人家,出來採購的都是下人,他們更加不太可能自作主張買煤回去燒火。
因此,穿越眾開業第一天盡管搞得熱鬧非凡,實際上卻賣不出一個煤爐和蜂窩煤。
當天晚上,大家集中商議對策,都認為蜂窩煤的價格並不算高,一錢兩個煤球,五口之家一天用四個煤球足夠做兩餐飯加燒熱水,一個月只花六十錢。而如果自己砍柴來燒,一個月大約要用五六天時間砍柴,相當於花費一百錢左右成本。如果使用煤球,砍柴的時間拿來織布或者打零工,效益肯定更好。
那麼,市民不敢購買蜂窩煤的主要原因,除了對新生事物心存排斥之外,大概是因為煤爐太貴,一個煤爐一百錢,大家不知道買這個煤爐回去燒煤劃不劃得來,暫時徘徊觀望。
最後,何超遠提出了“每日前十位客戶免費贈送”和“買煤球,送煤爐”的兩套促銷方案,最終得到大家的認可。
次日,煤肆一開市便掛起木牌,上面書寫兩行字,分別是:“日贈前十戶煤球十煤爐一”“購煤球百贈煤爐一”。
壽春市民紛紛圍觀:“哇,每天免費贈送前十戶十個煤球一個煤爐,趕緊排隊去,快快快!”
瞬間,煤肆外面便排起了長龍,何超遠、馮落落和另外幾名前來幫工的同學給前十名客戶每人贈送十個煤球和一個煤爐,還一一交代他們怎麼使用,獲贈的市民高高興興提著煤爐和煤球回家去試用。
那些輪不到贈送的人,有的打算明天早上趕早前來排隊,比較有錢的人,覺得反正買一百個煤球贈送一個煤爐,何必為了節省這幾十錢,每天早早來排隊,而且人山人海的,未必能排得上,於是有些人就掏錢買了。
次日一大早,市場一開門,又是一大堆人爭先恐後地跑到煤肆前排隊,如此十來天,免費贈送和買煤球贈送出去共有四五百個小煤爐,意味著壽春城有數百戶家庭已經用上了蜂窩煤。
試用過後,大多數市民發現,使用蜂窩煤果然比燒木柴劃算,不但經濟上劃算,而且不會産生濃煙,也不用時時坐在旁邊管火,更不用擔心火災。這些人家成為了活的廣告宣傳員,很快前來購買煤爐和蜂窩煤的客戶越來越多,煤肆也就慢慢取消了贈送,恢複正常的銷售。
壽春商人無法生産蜂窩煤,但是,他們得到了小煤爐樣本,可以按照它的樣式生産煤爐,很快市場上便到處有小煤爐賣,小煤爐的價格和利潤變得越來越低。穿越人的煤肆便只管銷售煤球,不再生産煤爐銷售。
一個月左右,煤肆生意上了軌道,店裡只有幾名僱員負責銷售,何超遠只需每日前來視察和對賬。自從聶帥把三名小混混的手指砸爛之後,壽春市場裡的小混混再也不敢來惹穿越眾。周邊縣城的商人如果想來進貨煤球去賣,何超遠便讓他們直接到煤場跟陳至罡洽談,從此,穿越人的蜂窩煤便從淮西湖裝船進入淮河,銷往淮河沿岸各縣,生意規模不斷擴大。
煤球的生意越來越好,穿越眾的日常收支從一開始只有支出,漸漸變成收支平衡。等到煤肆開張兩三個月後,開始出現了盈利。
雖然收支逐漸趨向平衡,但是,吸取上次的教訓,穿越眾仍然不敢貿然僱傭大批僕役進入懷德坊。況且,如今坊內的醫學研究室裡儲存有人體標本,如果再有幾個臥底潛入坊內,被他們發現人體標本,那就糟糕了。古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損毀屍體是對死人最大的淩辱。如果被古人知道穿越眾曾在家裡解剖過死人,並且把人體器官醃臘起來儲存,只怕所有穿越人都被愚昧的民眾當做惡魔消滅。
所以,自從有了人體標本之後,穿越眾對懷德坊的防範措施做得更加嚴密了。
此時穿越眾來到漢末已有三個月左右,大多數穿越人已經完全掌握了淮南話,雖然說話時還不太正宗,但是基本上可以完全聽懂對方的意思。不過,大家仍然跟隨呂楨繼續學習漢代官話。
漢歷八月下旬,季龍突然收到橋蕤的書信。信中說安風縣已經徹底安定,廬江太守府正準備搬回舒縣,太守羊續卻突然接到朝廷急徵,命他進京接受新的任命,橋蕤即將和羊續赴京接受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