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夏和毛熊拿出了三萬多接近四萬門火炮對轟的時候,雙方空中的新式戰機先一步開火了,新聯盟爆發之下的新式戰鬥機,華夏如血戰鬥機的最終改版,雙方都是使用了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互相之間誰也不差於誰,在天空上打了一個旗鼓相當。
制空權沒有被雙方任何人奪取到,也就意味著戰場的重點還是在地面上,最終戰的一個開始,雙方都是感覺到了一絲絲的被動,都感覺不太妙,但都是加大了兵力!
雙方聚集了有史以來一定範圍內最大規模的炮兵陣地對轟,莫忘引以為傲的華夏炮兵陣地也並沒有佔據上風,反而是被反應速度更快的秀吉抓住炮兵陣地暴漏的機會,短暫的壓制住了一把他們的炮兵陣地,還好華夏一方的巨炮口徑和倍徑更大更長,所以才沒有在火炮的陣容上陷入被動的局面,甚至之後依靠基地的連續生產供應,重炮數量增加後反而火力在之後強上了一籌,反壓了對方一點點。
最終戰的頭幾天,幾乎整個戰場都是飛機在飛舞,火炮在轟鳴,雙方旗鼓相當的炮兵隊伍無愧於火炮這個戰爭之王的稱呼,當了一把實實在在的主角。
整個戰場都被硝煙籠罩的數天之後,毛熊的裝甲部隊首先從煙幕之中衝了出來,越過了一道道壕溝和彈坑,衝向了華夏軍隊,毛熊幾乎是把接近四分之一的裝甲部隊集中到了這裡,企圖在這裡開啟一個華夏的缺口。
華夏也是毫不示弱的從這個防線的後方衝出來了只是在數量上稍微遜色於毛熊的坦克部隊,橫在前方,擋住了衝擊而來的毛熊裝甲部隊。
毛熊的t系列坦克在夕陽的照射之下冒著濃煙和華夏的紅色系列坦克對撞在了一起,然後就是毫無疑問的,被新聯盟當作最犀利的鋼鐵矛頭被紅色系列坦克折彎在了戰場上,雙方坦克在火炮威力上差距不大,裝甲厚度上也差距不是很大,機動力上更的相當,但最終華夏紅色系列坦克的前傾角度成為了這場坦克戰的決定要素!
坦克的前傾角,這個被新聯盟很多人當作華夏設計上失誤的東西,為華夏帶來了差不多效能情況下的坦克前裝甲防禦力更高的優勢,最終在這個雙方坦克效能上差距不是很大的戰場上成為了決定性的要素,讓華夏獲得了這一次坦克戰的勝利。
這裡順便ps一下,懶人特意上網查了一下才最終決定讓前傾角變得這麼重要的,前傾角對比垂直角度來說浪費空間,讓乘員不舒服,製造更加費工時,還有設計難度等等,沒有實踐出真相的話,漢斯帝國當年也不會在之後的豹式坦克上使用的。
第一天的坦克以微弱劣勢戰敗,並沒有讓毛熊那邊因此產生什麼太多的想法,他們反而是在第二天出動了更多的坦克,甚至是出動了新聯盟弄出來的k型號重型坦克,但對此華夏也出動的紅色系列重型坦克卻最終碾壓了他們。
重型坦克上的前傾角更是讓其防禦上的優勢得到了最佳化,當華夏陸續投入這次戰役的坦克數量超過了一千輛以上到時候,整個鋼鐵的碰撞終於是向著華夏勝利的大旗在傾斜,華夏坦克對陣新聯盟的新式坦克,最終大勝!
毛熊手上的坦克只是在短短的三天不到時間就被打爆了五百多輛之後,華夏的坦克裝甲車部隊撕開了毛熊的一道道剛剛構築完成的防線,切入到了毛熊的大軍之中絞殺。
雙方各處戰場上加起來有近千公里的戰線上,華夏的軍隊傳遞的大部分都是好訊息,也讓莫忘漸漸舒展開了眉頭,把手上能夠動用的更多精銳部隊投向了一個個毛熊軍隊的漏洞之處,試圖以此來讓徹底打趴下這個敵人。
對此秀吉的對策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填進去更多更多計程車兵去當炮灰,雖然秀吉不知道華夏又是支援來了更多的第二部隊來,但他也是知道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既然大戰已經展開了,那麼就斷然沒有再收回去的理由!只有堅持到底才是勝利!
秀吉的戰場上,從來就不知道戰敗是什麼東西,退縮更是他從來沒有遇見過的事情,一點猶豫都沒有,就把新聯盟那邊剛剛組織起來了五十萬援軍投入到了華夏在東西歐戰場上,不管華夏軍隊的強硬狙擊,只是在背後用槍口指著他們,誰敢後退就開火。
新聯盟除了毛熊之外組織起來了接近二百萬大軍,秀吉準備全部當作進攻的棋子,來直接用數量打破華夏在西方的防線,聯通新聯盟和毛熊首都之間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