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這句話,我心裡就踏實了。”趙組長說。
就在兩個人說話的時候,村民陸續的來到了會場,由於是政府派來的工作組,村裡的人非常認真,就連經常不出門的李永根雙目失明的老母親,也在兒子的攙扶下來到了會場。
村民落座之後,工作組的小李同志,宣佈大會開始。
第一項議程,由趙組長進行動員。
趙組長走到講臺前,整了整衣帽,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話:
“在坐的父老鄉親們,在動員之前,我先向大家做個自我介紹,本人姓趙,趙勝利,是派到沙峪村的土改工作組組長,大家叫我趙組長或趙同志都可以,跟我一塊來的兩位同志,一個姓李,一個姓王,是土改工作組的成員,大家就叫他們李同志、王同志比較好,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們三人會在沙峪村,與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直到沙峪村土改工作結束。”
趙組長說到這裡,看了小李一眼,小李領會意圖,馬上帶頭鼓掌,村民們在這方面,還是缺乏意識,並沒有跟著小李鼓掌,場面一度略顯尷尬。
趙組長倒是沒有因此受到影響,他接著說道:
“在我們工作組進駐期間,鄉親們對土改工作有什麼想法和建議,都可以向我們反映,我們會積極給大家解答。為了讓村民瞭解土改工作的重要,現在由小李同志,傳達《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這可是牽扯到在坐的,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希望大家要認真仔細的聽好。”
小李同志照本宣科的讀了一遍檔案,組長趙勝利,看到小李讀完檔案後,村民們並沒有表現出預想的熱烈的場面,而是表現出懵懂的眼神和表情,為了達到想要的結果,他只好親自向村民詳細解讀檔案精神:
“父老鄉親們,實行土地改革,說白了,就是要改革不合理的土地分配和使用狀況,讓農民享有合理的土地使用的權利,做到人人有地種有糧收,充分體現新社會,農民是土地的合法使用者。”
工作組的小李同志,覺得會場的氣氛,並不是像他們昨天晚上開預備會時,預想的那樣,有些過於冷清,為了把會場的氣氛調節起來,他這回站起來,帶頭鼓掌,還不錯,有幾個村民響應了,聽到稀稀拉拉的掌聲,趙組長的精神振作起來,他接著說道:
“具體到咱們沙峪村,是否存在強佔、多佔土地的現象,就要看我們下一步,挨家挨戶的丈量和統計,視情況而定,但我必須嚴肅的跟大家說明一點,凡是非法得到的土地,必須無條件的上繳村裡,由工作組,根據村民的實際情況,進行再分配,這可能會對某些人的個人利益産生沖擊,最終的目的,是要村民公平合理的,享有土地的使用權。”
小李又要帶頭鼓掌,他剛要站起來,就被趙組長一個手勢壓下去了,他接著說:
“不知道我的話,在坐的村民聽明白沒有,如果沒有聽明白,現在大家就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慮,能現場解答的,我們立刻解答,解答不了的,我們會及時的向上級反映,爭取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現在開始提問,小李,你要認真的做好記錄,你們誰有問題要問?”
組長的問話,沒有得到響應,因為村們根本就不知道問什麼。
這也難怪,在沙峪村村民現實的生活裡,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都是靠天吃飯的的莊稼人,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趕上春播秋收的季節,村民們都會自發的聚合在一塊,相互幫忙搶收搶種。
在沙峪村,沒有什麼貧富差距,如果硬要說有的話,就是每家人口多少的差異,相對而言,人口少的家庭,糧食就富裕一些,人口多的家庭,像大虎家,糧食就緊巴些,因為地是有數的,根本不存在像組長說的,有強佔多佔霸佔土地的現象。
組長趙勝利忽略了沙峪村的特點,一味的強調檔案精神,這讓村民很難與他産生所謂的共鳴,而村民的這一態度,讓趙勝利片面的得出結論,那就是村民對土改工作有顧慮,不敢說實話,身為土改組長的他,更有責任把沙峪村的土改工作抽絲剝繭,推行到底。
看到回應趙組長的仍然是沉默,小李同志走到趙組長跟前,兩個人耳語了幾句,只見耳語過後,組長趙勝利把話鋒一轉,讓村民把自家的現有土地情況,如實上報,由小李同志現場登記,凡是如實上報了土地情況的村民,可以離開會場,工作組再根據村民自報的情況,拿出具體的分配方案。
當村民們聽說,只要是如實報了自家情況,就可以回家的時候,積極性都上來了,跟剛才聽動員會時的情景大相徑庭,村民把負責登記的小李同志圍了起來,已經登記過的村民,頭也不回的跑回了家,還沒有登記的村民,也在你推我桑的搶著要小李給登記。
大虎也把自家的土地和果園的情況,向小李同志做了登記,他和蘭珍往家裡走,路上正好碰上了村民李永根,李永根平時與大虎最聊得來,有什麼話也願意跟大虎探討,他告訴大虎,剛才登記的時候,他怕漏登了,就把村裡正好輪著他家使用的耕牛和驢車也登了,他還說,去年他在山上自己開墾的那二畝地,剛才也登了,他問大虎,這不會有什麼問題吧,實在話,大虎也不清楚是不是該登,如果按照工作組的要求,李永根登了就應該。
大虎有個習慣,當他遇到吃不準的問題的時候,他一般不做表態,他怕誤導別人,也怕誤事,所以對於李永根的問話,他沒有說什麼,並不是他有意為之,而是他不知道說什麼。
村民們登記完,陸續回家以後,工作組緊鑼密鼓的開了個小會,小李把登記的結果通報了工作組,情況是這樣的,全村幾十幾戶,地和果園的畝數,每家基本沒有太大的差距,最多的也就差個一兩畝,趙組長有點像洩了氣的皮球,因為在派駐沙峪村之前,他曾向主管領導表態過,透過他的努力,要在沙峪村做出成績,現在看來,沙峪村的現狀和他的表態,不能達成一致,就在他擔心沒法跟領導交代的時候,他看到在小李提供的數字的旁邊,有一個備注。
他仔細的看了小李的備注,李永根,共有兩畝半地,其中有一畝半的果園,備注:去年在緊挨自家地的山上,又開墾了二畝的山地,公用的耕牛一條,驢車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