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威決定要向美珏提出意見,不能再把他當成是小孩子了。可究竟應該怎麼提呢?考慮到女朋友的性格脾氣實在是太好了,他叮囑自己必須小心翼翼地提意見,不能太過直接和魯莽。否則,如果傷害到了女朋友,那就不太好了。
藉著約會的機會,小威找了很多鋪墊:“法律上規定,18周歲就是成年人了。這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古人雲:四十不惑。再等8年,我就40歲了。”“你看前面那對,女朋友靠在男朋友的肩膀上,多好啊。如果男朋友靠在女朋友的肩膀上,就太次了。”“女護士是不是都像你一樣,特別有母愛?”“都說不抽煙,就不像男人。我在猶豫中,要不要抽煙。”
美珏感覺到小威說話有些古怪,問他究竟想說什麼。小威這才支支吾吾地把自己的意見,向她提出了。“原來,我對待你就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啊。”美珏聽完後,恍然大悟,“以前,我倒也不覺得。聽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是有些......有些犯了職業病。”
“其實,你關心我,我很感動的。你的性格脾氣又是那麼好,我真不想說這些,更不想傷害到你。可是,我真的忍了很久。”小威抓著頭皮,苦惱地說。“這樣吧,以後我一定注意。要是疏忽了,你就直接叫我護士,給我提個醒兒。”美珏爽快地表示,自己要積極改正。
就這樣,小威心上的石頭終於落下了。
筆者的話:
美珏是兒童醫院的護士,她對待小孩子很有耐心,也很細心。可在生活中,出於職業習慣,她把男朋友小威也當作是小孩子一樣地去關心。問完了早飯,就問排便的事;囑咐飯後不要激烈運動,又詢問飯前有沒有洗手。深受女朋友如此“關心”,小威有苦說不出。
32歲的小威要比美珏大8歲,他已經是個成熟的男人了。為了不傷害到女朋友,他找了很多鋪墊的話,婉轉地向她表達了意見。美珏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表示要積極改正。終於,小威心上的石頭落了下來。
那麼,女人為什麼喜歡把自己的男朋友當作是小孩子呢?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職業習慣。像兒科護士、幼兒教師、玩具店店員、低齡讀物編輯、兒童影樓攝影師等,她們長期和小孩子接觸,漸漸地養成了職業習慣,並帶到了生活中來。
第二個原因,是母愛泛濫。女人到了一定的階段,對人對事變得非常包容。即使遇到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她們都會給予無私的關心和幫助,何況還是自己的男朋友呢?
第三個原因,是發嗲和撒嬌。顯然,發嗲和撒嬌是女人的天性。有些女人會給男朋友取暱稱,當然少不了像小孩子一樣的稱呼,比如“乖寶寶”、“好囡囡”之類的。
事實上,有些男人特別不喜歡女朋友這樣。他們之所以不喜歡,那是因為他們覺得男人和男孩是有區別的。兩者必須嚴格區分,必須劃清界限。例如:男孩經歷過的事情,男人都經歷過;男孩可以流淚,男人不可以;男孩注重外表,男人注重內涵;男孩需要別人照顧,男人需要照顧別人;男孩是幼稚的,男人是成熟的。
從內心來講,這些男人希望自己留給別人的印象是成熟的男人,而不是幼稚的男孩。事實上,至於這種訴求,在他們成年以前的時候,就已經萌生了。在心理學上,這被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
傳說在古希臘的塞普勒斯島上,有一位年輕的王子叫皮格馬利翁。他酷愛藝術,精通雕塑。在完成一尊少女的雕塑後,無可救藥地愛上了這個少女——他給它取名字,為它穿上長袍,深情凝視,日夜相思。可惜,它仍舊只是一尊雕塑。後來,皮格馬利翁請求愛神的幫助。愛神被他的真心所打動,讓少女奇跡般地複活了。最後,少女成為了他的妻子。
期待什麼,就會發生什麼。對於皮格馬利翁而言,他期待的是少女雕塑能夠複活。對於那些男人而言,他們期待的是成為理想中的男人。在成年以前,他們的腦海中就有清晰的模板:男人需要具備哪些品格,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如何成為頂天立地的男人......現在,他們越來越靠近這個模板,使之成為現實的版本。
然而,一旦女朋友把他們當作是小孩子來對待,他們的定位就發生了改變,自我形象就發生了扭曲。所以,他們會感到明顯的不舒服不自在。要知道,受到顛覆和挑戰的不是一個稱呼問題,而是一整套的價值觀。
你的男朋友喜歡你把他當作是小孩子嗎?如果他不喜歡,那你還是尊重他的意願吧。你關心他,這很好。但若你能尊重他,那就更好了。愛他,就換一種愛的方式吧!
【彩蛋】
中國的語言文字真奇妙!
一個簡單的“囧”jiong)字,就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個人的面部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