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開心網上,不是都寫了嗎?”
“哦,那個呀,是我隨便發起的投票。”
東東聽完慧君的解釋,鬆了一口氣。“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慧君猶豫了,她想給東東一次機會,希望東東能夠同樣選d。
“我沒想過我在國外怎麼辦,我只想到如果你生病了怎麼辦。所以,我就跑過來了。”
此時此刻,慧君的眼睛濕潤了。她知道,東東沒有選擇自己最滿意的答案,卻給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答案。慧君一把抓住了東東的手,使勁地拖著東東往外走。
“走!”
“去哪裡?”
“莘福路。”
筆者的話:
在哈佛大學,泰勒·本·沙哈爾是個年輕的積極心理學講師。他身材矮小,聲音柔和,帶著眼鏡,講授《幸福》課。這是哈佛大學選修人數最多的課程,也是最受歡迎的選修課。得益於網路技術的發達和高校資源的日益普及化,《幸福》課的影片被上傳到了網上,越來越多的人在聽泰勒老師的課。現在,在名校公開課的排行榜上,這門課的點選率長居前列。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這門課呢?簡單地說,因為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幸福。那麼,真正的幸福究竟是什麼呢?其實,他們的心中都有答案。只是有時候,他們會忘記答案。特別是在理智與情感發生沖突時,他們更是忘記了自己本來就是個幸福的人。對於今天故事中的慧君而言,至少就是這樣的。
東東是個非常好的男友,但給不了慧君麵包——arani、chane、dior、prada......這個時代的麵包。天樂卻能夠給她麵包,而且還不是一隻普通的麵包——代表著社會身份和社會地位的勞斯萊斯幻影加長版。
在愛情和麵包的較量中,慧君猶豫了。為了做出明智的選擇,她設了一個局,這個局主要是用來進一步考察天樂的。從天樂的選項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於是,慧君做出了決定:愛情讓位於麵包。
這時候的東東還被蒙在鼓裡,他不知道女友已經決定要分手了。即使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一旦墜入凡塵,豈不知也會為柴米油鹽而發愁。但是,這個可愛而單純的男人盲打誤撞,用自己的真心打動了愛人,使得女友迴心轉意。最後,幸福終於被真愛喚醒,從雲層裡一點一點地顯現出來。
東東沒有選擇慧君最滿意的答案,但慧君最終還是選擇了他,因為他給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答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瞭真愛的存在。其實,在生活中,許多人都渴望自己能夠幸福。有時候,這種渴望遠遠勝過於其它的一切。然而,幸福的感覺,似乎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有些人認為,只要得到了金錢、權利和地位,就能擁有幸福的感覺。又有些人認為,只有放棄了金錢、權利和地位,才能擁有幸福的感覺。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他們付諸於實踐。結果呢,他們面臨著同一個困惑:為什麼我還是沒有感到幸福呢?
你有這種困惑嗎?事實上,幸福的感覺是一種認同感、滿足感和存在感。這種感覺隱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又是超越生活的。只要你用自己的心去觀察和體會生活,你就能發現你擁有的東西遠遠超過你的想象。從而,你就會越來越珍惜那些點點滴滴的來之不易的幸福。要知道,你本來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幸福,其實是渺小的,因為渺小而偉大。別為幸福劃定條條框框,只要你幸福了就好。正如卡通電影《飛屋環遊記》裡臺詞所說的那樣:“幸福不是長生不老,不是大魚大肉,不是權傾朝野。幸福是每一個微小的生活願望的達成。當你想吃的時候,有得吃;想被愛的時候,有人來愛你。”總之,你一定要幸福哦!
【彩蛋】
幾年前,有個女嘉賓在江蘇衛視相親類欄目《非誠勿擾》裡,曾經這樣說過:“我寧可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在腳踏車上笑。”筆者的朋友甲問朋友乙:“你會怎麼選,喜歡寶馬還是腳踏車?”朋友乙答道:“我喜歡火車,開往幸福的火車。”
朋友甲好奇地問筆者:“你相信她說的話嗎?”筆者想了想,然後答道:“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