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不對,卓然至今未用左手,單憑右手,也不像拿出全力,一半的一半,只怕不到三成。先前卓然已經明言,只用五成功力就足以將蕭峰完全擊敗,但事實上三成未到,蕭峰已經看不到任何贏的可能,沒有人比蕭峰更明白此時的卓然有多強。
“縱然不敵,我也要盡力。二弟你也不用留手,身為習武之人,能死於你這等高手掌下,也算死得其所了。”蕭峰眼神一凝,已然萌生死志。
“你知道,我是不可能殺你的,也罷,你盡管出手,等你累到筋疲力盡,不需要我出手,你也無力再戰。”卓然道。
“那可別怪為兄佔你便宜了。”卓然武功遠在蕭峰之上,蕭峰很難傷到他,而卓然也不會對蕭峰下死手,蕭峰再無任何顧忌,盡展生平所學,兩軍之中有不少習武之人,看到蕭峰武功,無不震驚佩服,在遼國,蕭峰早已被譽為第一高手,而在中原,北喬峰之名更是名傳江湖、經久未絕,如果不是此戰,恐怕任誰都會覺得天下第一高手,非蕭峰莫屬!然而即使強如蕭峰,此刻也遠不是卓然對手。
遼軍眾將士心裡焦慮,此戰不僅關乎耶律洪基安危,更關乎兩族榮耀,契丹人一直瞧不起漢人,覺得他們孱弱無能,即使中原高手輩出,也改變不了這一印象。蕭峰早已是名震天下的契丹高手,如果連他也輸給卓然,豈非表示契丹人不如漢人?
宋軍眾將士心裡自豪,先是大敗遼國十萬大軍,如今又看到卓然力克蕭峰,被遼國欺壓已久,他們終於可以揚眉吐氣說一句,漢人比契丹人更強!
耶律洪基站在城牆上,下方戰鬥看得一清二楚,他雖不算什麼高手,但也看出蕭峰贏不了卓然,繼續下去,蕭峰必輸無疑。他已輸了,如果蕭峰再輸,遼國將徹底一蹶不振,與遼國興衰相比,他個人安危早已不再重要。
“好兄弟,你絕不可以輸!”耶律洪基忽然大聲叫道,“我的生死無關緊要,你不需要再為我拼命,你的命應該屬於整個契丹,從今往後,你就是契丹的王!”
蕭峰心裡猛的一震,目光看向耶律洪基,只見耶律洪基說完這番話,整個人直接從城牆上跳了下來,牆高數丈,對江湖高手而言沒什麼,但耶律洪基只是普通人,這麼高,足以要了他的命!
再也顧不得與卓然交手,蕭峰立刻飛奔向耶律洪基,可惜距離城牆太遠,耶律洪基終究還是先一步墜落,整個人摔得頭破血流,奄奄一息!
“陛下!”蕭峰連忙想救耶律洪基,但他不通醫術,耶律洪基又受傷太重,根本束手無策。
“好兄弟……先前是我對不住你……如果聽了你的話,也不會落得今日下場。”耶律洪基道。
“陛下你別再說了,我立刻找人救你。”蕭峰急道。
“不用白費力氣……即使……我能活著回去,也沒臉……再活下去。”耶律洪基道,“我的孩子……早已被耶律重元那個老東西殺光,你是我兄弟,你的兒子……也是我的兒子,我死之後,皇位由你繼承,一定要好好守護……整個契丹,契丹以後就交給你了……”
說完最後一句,耶律洪基直接咽氣!
“不,陛下,你醒醒,你不可以死!”蕭峰不停叫喊,然而無論怎麼叫喊,耶律洪基也沒有睜開眼!
“看來我們之間不用打了!”卓然走到蕭峰身旁,看了看耶律洪基,立刻斷定耶律洪基真的已死,“屍體你可以帶回去!”
蕭峰沒有回答,抱起耶律洪基屍體,徑直返回遼軍陣營,遼軍眾將士看到耶律洪基已死,紛紛下跪哀悼!
“大王,只要你下令,我們立刻攻城,那個人武功再高,難道還能擋住整個大軍不成?我們一起上,和他們拼了,為陛下報仇!”一名將領道。
“陛下屍骨未寒,當務之急,應該先送陛下回去!”另一名將領道,幾名將領意見不一,頓時爭吵起來。
“閉嘴!”耳邊傳來蕭峰一聲暴喝,所有人紛紛住嘴。將耶律洪基屍體放到馬背上,蕭峰下令返回南京。耶律洪基自殺,就是不希望契丹再有所損失,如果這五萬大軍也折在這裡,契丹就真完了。
望著蕭峰離去背影,卓然嘴角微微揚起。
國不可一日無君,耶律洪基下葬之後,遼國上下立刻有不少人對皇位虎視眈眈。耶律洪基的兒女雖然在當年南院大王叛亂中全部被殺,但他還有一個同胞兄弟,耶律和魯斡。原本耶律和魯斡最可能繼承皇位,但耶律洪基自殺,臨死前指名蕭峰繼位,眾目睽睽之下,兩軍將士都曾聽到,蕭峰在遼國極具威望,上至軍中將領,下至平民百姓,都很希望蕭峰繼位,但朝中大臣卻意見不一。
遼國有兩大姓氏,耶律氏和蕭氏,兩大氏族從部落時代開始就經常聯姻,當遼國建立,這個習俗依然保留,耶律族得到皇權,成為皇族,他的皇後基本就是蕭族,所以蕭族又被稱為後族,耶律洪基的生母就姓蕭。
蕭族在遼國的勢力僅次於耶律族,尤其經歷上次南院大王叛亂,耶律族實力大幅度削弱,如果不是耶律洪基在位,只怕已遠不如蕭族。如今耶律洪基去世,蕭族又出了蕭峰這等人物,而且被耶律洪基指名繼位,如此大好機會,蕭族再也忍不住,紛紛出來支援蕭峰。
有蕭族大力支援,尤其蕭太後發話,耶律和魯斡也是蕭太後的親生兒子,對其十分敬畏,耶律和魯斡實力與蕭峰相去甚遠,終於不敢再與蕭峰爭,朝中聲音漸漸統一,兩族血脈交融,早已不分彼此,蕭峰體內一半血是耶律族的,也算半個耶律族人,只不過耶律族有個要求,蕭峰必須娶一名耶律族的女子為妻,以後立她為後,對於這一點,所有人都覺得沒什麼,但沒想到被蕭峰拒絕。
蕭峰心裡只有阿朱,即使成為南院大王,也不曾有其他任何姬妾,如何肯為皇位再娶他人?除此之外,蕭峰本身也不願繼位。蕭峰率軍前去救耶律洪基,結果非但沒有救出,反而害其自殺,對此早已深深自責,覺得對不起耶律洪基,若再繼承其皇位,和見利忘義有何區別?任憑其他人如何勸說,蕭峰也堅決反對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