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千年軍魂> 第九十九節 忙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九節 忙碌 (1 / 2)

羅開先的大婚三日禮總算告一段落,靈州營地內的人們卻並沒有貓冬賦閑的時間——像這個時代大多地方的大多數人一樣,只不過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多數地方的人們是被饑餓或者所謂的統治者所驅趕,靈州人的忙碌則多是為了把控自己的命運。

靈州人的多數總是在不停地忙碌著,外圍的幾個礦場處,總是穿插著鑿石的叮當聲與人們的吆喝聲,只要不是大雪封路,主營地與幾個礦場之間,總有川流不息的馬車奔行,南方的工坊內也總是叮叮當當或者嗡嗡地響個不停,叮叮當當自然是鍛鐵匠們在敲擊,嗡嗡聲則純粹是新近試制的風機的古怪動靜,十幾個馬場內,各種牛羊馬匹駱駝加上不斷吆喝的人群同樣喧囂得很,更不用說各個忙碌的軍營,每天作訓時整齊的吼叫聲聽著就讓人熱血沸騰。

羅開先這位將主同樣不是充做吉祥物的擺設,當然他也不是甩手掌櫃的性子,從婚禮結束那天起,連續半個多月,只有在李姌或者葛日娜催促他的時候才能閑下來休息一會兒,別的時間全部被營地內各種各樣的事務佔滿了。

首先是北方興州戰事的完結,還未等賀客們全部離去,羅開先就陷入了收尾戰事和安置俘虜的雜務當中。

封賞軍功的事情簡單,安置俘虜的事情其實也相當簡單,因為早在開礦的時候就考慮了用工問題,所以準備工作做得足夠充足,從興州逃離出來的一萬多人全部被安置了下來,具體的工作自然有人去做,有武力做保障,紀律約束和不勞者不得食的原則下,一切都顯得水到渠成般容易。

羅某人在巡視的時候才發現,這些所謂馬家的部眾其實來源非常混雜,可以說囊括了所有他能夠想象得到的族系,至於說所謂綠教的信仰,他們遠沒有中亞那麼虔誠。羅某人召見了一些有點影響力的俘虜代表,發現對這些流離之人來說,能夠吃飽穿暖比什麼神明都要重要。

帶著這種看法,他又接見了興州王曹兩家的使者,比起之前馬家使者馬玄機的陰惻,王家的二子王恩銘和曹家曹義興的使者魏刀兒兩個人給他的印象就好得太多了。

或許是之前騎兵營和斥候營兵不血刃地解決了馬家震懾了太多人,王恩銘和魏刀兒在羅開先面前畢恭畢敬老實得很,兩方很容易就達成了夏季之前互不侵犯的約定。

至於之後王曹兩家如何謀劃,羅開先並不清楚,反正他暫時沒想過馬上派兵駐紮興州城,不為別的,只是不想奔波了一路的戰士再徵戰一個冬天。

對於羅開先的決定,沒人開口詢問,不僅僅是沒人敢,而是根本沒人想,羅開先這種想法也沒法主動向任何人解釋,也沒必要去闡說,這就是這個時代一個掌握了民心與軍隊的將軍的威信。

忙了幾天軍務之後,羅開先又把精力投入到了工坊,這是靈州營地除了軍隊之外最重要的另一個核心。

如今的工坊雖說還是草創,但僅僅是佔地面積就已經是當初唐人老營裡面的十多倍,而且除了鐵作、木作、皮作之外,又多了太多令外人看不明白的東西,比如很少有什麼動靜的紙作、比如整天傳出各種雜亂或香或臭氣味的皂作、比如車流不息拉著各種古怪物事進出的油作、還有一處營地內所有男人都想鑽進去一探究竟的酒作……

這樣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只是很可惜,在羅開先的鞭策下,戰士們都在忙於訓練或者各處駐防、工匠們都在不同的作坊分門忙碌,又有軍法處那幫大爺到處瞪著眼睛巡視,絕沒人敢在工坊裡面四處亂竄,要知道每個工坊自建立之日起就有實名到人的登記號牌,丟失了或者損毀了都會被追責,每個號牌都有不同的符記,標示著不同的出處和許可權,想要亂竄?等著藍眼睛魔鬼的手下用鞭子和矇眼伺候吧!

工坊的面積擴大隻是表象,內裡的不同其實只有內裡的老人才會明白,首先被潛移默化改變的是新的度量衡制度得以全面施行——羅開先用自己的身高這也是羅某人暗地裡比較愜意的,他的身高原本就是接近兩米,所以擬製的新規格與後世的區別並不大)做基準定了“米”的概念,然後就是向下細分了分、厘、毫、絲,向上設定了裡千米),並由此重設了面積與體積的理念與度量單位,然後又衍生了克、兩、斤、噸等質量或說重量單位,這個度量衡的適應期從兩年前開始,到如今的全面施行,才是工坊的最大改變。

隨著度量衡改變而來的是各種量具,尺子的名稱依舊,但上面的刻度卻已經完全不同,規格精度與涵蓋範圍也有了更多改變,比如獸皮卷制的百米尺、皮繩編制的千米繩,還有向下細分使用的卡鉗、用了螺釦的粗製千分尺……

諸如此類的改變使得工坊內的效率大增,而原本的簡易流水線操作概念更是得以完善,盡管一路奔波不停,但工坊內部的工匠可是並沒有停歇過,因為勿需擔憂安危,他們在路上的時候就沒有停止過討論,雖說他們並不是什麼有名望的數學家,但卻是心靈手巧的工匠,有著各種各樣的實踐經驗。

一到靈州,多數人手忙著蓋房搭屋,一群大匠們卻在忙碌實現心中的想法,新鮮的玩意兒就開始不斷湧現出來,比如更適合減少車輪與車軸之間磨損的軸承、更加輕薄與堅韌的弓簧結構,更加有效的剎車減速裝置——裝滿礦石的四輪馬車下坡的時候可不是鬧著玩的,還有新鮮出爐的皮帶傳動裝置——用來給煉爐上料或者加煤……隨之出現的還有齒輪和螺釦兩樣不是很起眼的“小工藝”……

當然,一切的一切都沒有缺少過羅開先的影子,工坊新湧現的東西也不止侷限與鐵作和木作,新設的分坊多是羅開先的主意,比如酒坊,比如油作,前者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吃喝,而是為了給醫護營提供新的消毒材料,後者同樣不是為瞭解決剩餘的動物油脂,而是為了生産油料的剩餘物——甘油,目的自然是不用細說,羅開先的根底就不是一個平民,而是專業級的武器專家。

油作的産品一部分用來食用,另一部分則送到了皂作,毋庸置疑,皂化反應這種簡單的化學常識引起了很多人包括艾爾黑絲恩的好奇,也成為了工坊內部最大的秘密之一。

工坊的秘密很多,多得很多人根本數不清,最東面的一座木柵欄圍起來的地方是最機密的,那裡緊挨著守備營的一個駐地,每天木柵後面的空場上都會傳出大小不一的轟鳴聲,有時候像隔壁憨大吃多了在放屁,有時候卻像天爺爺發怒般的雷聲隆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