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回宮的時候,咩咩就把粱周拐走了。
粱周捨不得母親和舅舅,但是還想跟弟弟玩,就跟著走了。
這年過了,粱周也六歲了。
初六的時候,許進將許靖貞也送進來了。
三個孩子湊在一處,又開始玩的瘋狂起來。
裴珩已經叫蘇睦做好的準備,等回了瀝城,他就要負責教導三個孩子的學業啟蒙了。
蘇睦的學問,做個太子太傅都是富裕的。不過雖然如今他沒有太高的官職,但是仍舊任職吏部侍郎。
照著裴珩的意思,就是先叫他跟著去地方上,不光是教導華王讀書,還要歷練個幾年。
蘇睦沒法走武將的路子了,他主動就是個文官。
所以文官需要歷練。
等歷練幾年,說實話,用人的地方多著呢。
咩咩還小呢,倒也不拘跟誰學,先開蒙,兩三年之後,再拜大儒做老師也來得及。
何況,蘇睦雖說武藝不急上官紀,但是好在是小時候與裴珩上官紀一道學的,過去也是侍衛。
他只是沒那麼厲害,基礎功夫還是紮實的,日後指點咩咩習武開蒙也是極好。
路子又正,他教導習武的話,裴珩有空也是可以指點的,他們師出同源。不至於叫咩咩學的太雜了。
咩咩等幾個孩子對這位新來的老師抱著很大的好奇心。
尤其是還沒開始讀書的咩咩。
不過對蘇睦,還是比較熟悉的,畢竟蘇睦雖然沒去前線,但是回來這幾個月,也時常進宮。進來了有時候還會給咩咩帶外面的小零食吃。
咩咩漸漸展露出來的記憶力,是叫人很欣慰的。他如今已經能記得很多人了。
很多寧芝都覺得他大約會忘記的人,他都已經記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