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話用到這裡,多少有點牽強,可是道理是一樣的。
大家族也好,還是塔族這樣算是個朝代也好,道理是一樣的。
如今對於北方來說,本來就形勢不好。
加上他們入了大晉這幾十年,正是處在被同化與尚未改變的塔族行事作風沖突起來。
塔族人太少了,就算是再看不起大晉人,再把大晉人看成次等人,看成奴隸。也少不得要用大晉人。
一來二去,大晉人不是機器人,總是有思想要說話的。塔族人不可能一點都不受影響。
而越是受了影響,內鬥的時候就越是激烈。
畢竟,多的是人根本不信裴珩和寧芝能收回北方。
要是收不回呢?大家就做一輩子次等人?祖祖輩輩都做次等人?
不能!
不能怎麼辦?那就要反抗,激烈的會死,那就用軟的。
換國君,換制度,換人支援。
下面人想換,上面人想鬥,一來二去,沒有幾年怎麼可能平息?
這時候打仗,說句放下成見一致對外容易,坐起來就難了。
裴珩要不是沒了弟兄,只怕後面拉後腿的也不少,不可能這幾年裡就有這麼好的成績了。
塔族王可是九個兒子呢,雖然死了兩個,剩下的也足夠鬥的昏天黑地了。
何況,他們不分嫡出庶出,都有資格。
當然了,九個是隻說妻妾生的,塔族王還有幾個奴隸生的兒子呢,當然了,那是沒有資格繼承王位的。
可是,是個人就想活,想活就想活的好。
奴隸生的固然低賤,可是父親是塔族王的時候,也就不是一般人了。
他們沒資格做王位,可是也能選擇跟著哪個兄弟能過的好啊!
因為塔族人自己內鬥的厲害,這兩年塔族王不得不提拔了幾個大晉人官員。
更是一股新勢力,反正就是亂,亂成一鍋粥。
任何一個朝代,到了新舊交替的時候,都會有亂相。
加上外戰,就更是不必說了。
所以,打瀝城的時機到了,拿下整個塔族的時機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