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幷州失守,基本上也就可以說是江東完了。
孟都過去,一半挨著淩都,是塔族人的地方。另一半還是海。倒是可以出海去東離國。
可是一旦走了,也就回不來了。
幷州城中,氣氛很是不好。
軍中更是士氣低迷。如今重傷的人還在養著,總和下來,五萬人加上宋清明緊急派遣來的一萬。六萬人就是全部戰鬥力了。
可是因為接連受挫,六萬人都是一樣的低迷。
主要是因為胡將軍的戰死,導致他的舊部人心浮動。
胡將軍姓胡,可是有個外號叫虎將軍。
說他動如猛虎。可是如今猛虎就這麼輕易被殺了,誰不猶豫?
全將軍是個圓滑的人,可是這時候,安撫軍心卻也不能見效了。
本身就是造反起家的,時間又不長。一年多而已。
這就損兵折將了。
三城丟失一城,對於他們來說,打擊太大了。
應州百姓倒是對此沒有太大的反感,他們是討厭打仗。
之前被宋王造反帶累,他們成了反民。
說實話,就算是一年多宋清明天天洗腦,可是這些人心裡骨子裡認同的還是大晉。
有天淩江這道天塹在,他們沒有受過塔族人的荼毒,這些年來過的又都不錯。
江東富庶,又自在。所以誰也不願意起戰火。
本就屬於大晉,如今歸於大晉,他們毫不猶豫的接受了。
百姓如此,江東子弟們組成的兵馬自然也有這種想法。
只是忠君的心思還在,所以一時間也沒投降。可大形勢如此,幷州遲早是要拿下的。
不過別的,當年幷州太守臨死前那一番慷慨陳詞還言猶在耳。
百姓們先入為主,都覺得是宋清明挑起戰火的。
所以,怨氣都在他身上。
何況,因為要打仗,這幾年宋清明將江東稅賦加了三成。
是,三成其實也不算特別多,因為江東富庶麼,足以支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