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便定了上官紀。
只是上官紀畢竟也沒這麼獨立出征過,最後就是遼將軍等幾位左洲將領跟他一起去。
當然,來自孤籠鎮的陳奉,陳克心以及一萬孤籠鎮的駐軍也一起去。
如今皮山鎮對敵的七萬大軍全部要去,甚至還有後續的兩萬,正在從別處調來。嶺南王宮奪側面協助。
事情已經定下,如今就也不急。
宋清明的人一直拿不下左洲,也是急的厲害。打仗就是消耗,幾個月毫無建樹,他們信心也很是受挫。
如今也是膠著不下。
左洲,宋清明毫無建樹。而淩都的六王子給外面的印象也是一樣,拿不下西樺城。
甚至打不了一場硬仗。
這麼大半年下來,兩頭都消耗的不少。
漸漸的,宋清明就消耗不住了。
可是淩都不退兵,宋清明也不好退,這場戰事真是打的消極的很。
一整個七月,左洲忙著調兵遣將,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
大戰將來的氣息。
而淩都對西樺城,還是這麼不緊不慢,五天一次的打法。
不由的叫西樺城眾人懷疑背後真的有什麼陰謀。
不過不管怎麼樣,整個七月盡了的時候,陸陸續續各地開始秋收。
左洲大軍集結完畢,與宋清明的人對決於皮山鎮外石頭谷。
廝殺三日兩夜,宋清明的人慘敗,戰死八千多人,傷殘無數。
狼狽退回了應州。
也是同時,左洲軍由上官紀等人為首的大軍同時攻入了應州。
胡將軍戰死,全將軍當機立斷,拋棄了應州,帶著五萬殘軍退回了幷州固守。
也是因此一戰,上官紀名揚天下。從石頭谷擊敗了全胡兩位將軍將軍到大軍拿下了應州,總共用了六天,這六天還有一天半是趕路。
其實誰都知道,這是因為宋清明的大軍忽然受挫,根本沒法阻止起來固守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