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恕我冒昧,我們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我們自己。”
“我們自然是為了孩子,哪裡為了自己。”
“或許我們真的不是為了孩子,只是想讓孩子走自己沒成功的或是重複我們的路。”
“那除了這條路,還有其他路嘛。”
“應該讓孩子們,走自己想走的路。正如談戀愛,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抵制。我們應該適當的向孩子們引導正確的愛情觀,這樣,老年也不會後悔。如果,孩子有夢,我們鼓勵孩子去追夢,即使最後失敗,也無惋惜,畢竟人生的在於奮鬥的過程,而不在乎結果。所以,孩子們的學業已經夠重的時候,我們就不應該再加了,勞逸結合很關鍵的。我不反對加壓,但一定要有度。所以,一定要適當的加壓呢。最好,想個方法,讓孩子們愛上學習,不能一味的讀死書,死讀書。學海無涯,唯有樂學、願學方是正道呀!”
樸凡的話,對於傳統保守的韓國說,過於激進了,但也給了他們一點提醒和反思。
事後,那個女班主還特意要了樸凡的nateon號韓國一種聊天軟體,相當於qq)希望以後多多聊聊。
此次,對於一直甘於平凡和低調的樸凡來說,卻是高調不少。或許,他倒是真想孩子們有夢就去追吧,不應該在最有夢的年紀被束縛在學業裡。
家長會議結束,樸凡倒是沒有打算立馬回聽見劇組的打算,現在時間還剩餘很多。
這世的樸凡是比較特殊的,他從沒上過小學,初中,高中。他只上過學前班幾年,也不知他那去世的父母是怎麼同意的。不過,也可以理解樸凡,畢竟上輩子20好幾的大學生再從幼兒學起,不是苦逼的很。所以,他16歲前的生涯不是在學校度過,倒是在書海裡度過的。好在,這一世智商還可以,所以對諸般所涉及的還蠻精通的。
所以,以16歲之年紀而從未接受正規教育卻能東國大學特招錄取,實在是奇事一件。
沒上過韓國高中的樸凡,對韓國高中生的生涯頗為嚮往的。所以,他就悄悄溜進去一個教室去當了回高中學生。好在,現代中學對家長和成人來聽課倒是不排斥,只要你不打擾人上課,人也不趕你走,這做派倒是和大學差不多了。
這節課講的是韓國歷史名人李舜臣的事跡,對於李舜臣的事跡,樸凡兒時就在厚厚的歷史書本裡見過了。
好在,這歷史老師講述正史中夾雜點野史,使得原本枯燥的歷史變得妙趣橫生呀。
課後,樸凡在操場上見有人彈吉他。心中靈光一閃,這個地方,可不完全契合了自己一個月前腦中構思的場景嘛。
樸凡問了同學有關資訊,向校長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