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韓國前總統盧武鉉在他的故鄉慶尚南道金海市峰下村條懸崖自殺身亡。在此之前,他的妻子、女兒與侄女婿從一個商人手中“收錢”的事情被揭露,他也在4月23日受到韓國最高檢察院的傳問。?
盧武鉉的自殺雖然令人震驚,但原因並不複雜。每個活在世上的人,無論社會地位高低,都有其“生活支撐”,如果失去了這個支撐,活著就不再具有意義了。近年來,韓國多名演藝界明星接連自殺。她們是靠好的名聲而生活的,網路謠言辱沒了她們的名聲,她們就失去了生活支撐。盧武鉉自殺也是這個邏輯。?
韓國自樸正熙以來的歷屆總統都為國家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樸正熙奠定了韓國現代化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全鬥煥時期是韓國工業化成熟的階段,經濟繼續高增長,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盧泰愚領導了被稱為“民主化”的政治轉型並拓展了韓國的國際關系;金泳三時期清理威權主義的政治遺産並推進民主縱深發展;金大中總統在1997年金融危機打擊下臨危受命,領導韓國經濟從危機中複蘇。這樣的成就也是他們作為政治家的本錢。?
盧武鉉出身在慶尚南道金海市一個農民家庭,透過自學而在70年代末成為法官和律師,然後跟隨金泳三而從政並於1988年當選為第13屆國會議員。2002年12月的總統大選中,他作為民主黨當時叫“新千年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以繼續推行金大中的“陽光政策”而為競選的綱領。與以前的歷屆總統一樣,盧武鉉也希望自己有所建樹、有所貢獻。他一直把美國總統林肯作為自己的楷模和崇拜物件。?
然而,在2003年上任後,他的道路卻十分坎坷,他的野心勃勃的改革綱領在現實面前顯得過於理想化。不到三個月,便聽到“盧武鉉下臺”的呼聲四起。半年之後,他又面臨自己的政黨即新千年民主黨的分裂。支援他的力量分裂出去而組成一個新的政黨即“開放民主黨”,在國會中只有幾十名議員。盧武鉉希望這個支援他的新政黨壯大。2004年國會議員選舉前,他在幾次講演中暗示選民支援開放民主黨獲得國會多數議席,以便他能夠推行自己的各項改革方案。這一行動激怒了大國家黨議員和新千年民主黨議員,2004年的票數透過了以違反憲法選舉法)為理由對總統的彈劾並立即中止了他的職務。?
憲法裁判所審理總統彈劾案的日子,也是盧武鉉總統一個悲壯時期,支援他的年輕人在首爾和其他城市不斷地組織示威運動。雖然他“幹預競選”的講話有些不當,但並未達到明顯違反憲法的程度。一個被看做是淳樸、善良和“能力不強”的老實人受到這樣的政治打擊,反而激起巨大的社會同情。這使開放民主黨在2004年4月的國會議員選舉中獲得總共259個席位中的152席,而大國家黨僅獲121席。5月14日,憲法裁判所否決了對盧武鉉的彈劾,恢複了他的總統職務。?
不過,同情並不等於支援。在盧武鉉恢複總統職務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反對和否定他的聲浪再次上升。他一貫的支援力量是20多歲、30多歲的年輕人,連這個群體中的許多人也改變了立場。最要命的是經濟問題。盧武鉉總統可以說是很不走運的,他趕上了韓國經濟不好的年頭,而他又難以找到合適的政策措施來改變局面。他曾努力推動遷都,希望以遷都的投資來拉動韓國經濟,然而,這個方案遭到國會反對,被大法院否決了。還有許多其它的事情,比如:向伊拉克派兵遭到年輕人反對,也改變了他原來有些反美的形象;在改善與朝鮮的關繫上做了許多努力和付出卻沒有得到國人所希望的回報;對財閥的改革步履維艱;擴大就業的計劃又使原來被金大中削減的公共編制臃腫起來,等等。
由於不能改變經濟滯脹的狀況,開放民主黨也受到挑戰,在地方議會和行政長官的選舉上屢遭敗北。於是,這個新的政黨開始了內部爭吵和分裂,2007年2月28日,盧武鉉正式提出申請而退黨……,就這樣,盧武鉉的總統任期是在一個充滿了荊棘和坎坷而不見經濟成就之花裝點的道路上走過的。?
盧武鉉滿懷政治抱負登上韓國總統寶座,結果卻帶著巨大的遺憾離開青瓦臺。其實,盧武鉉在任總統期間對韓國是有重要貢獻的,尤其是國家權威進一步世俗化。?
眾所周知,韓國歷屆總統都是“魅力型”領袖或鐵腕式的權威政治家,這包括金大中,他甚至在當上總統後被人們稱為“皇帝總統”。盧武鉉完全不是這樣的“傑出人物”。他的家庭出生和學歷都很平凡,相貌普通,樸實,平易近人,與以往歷屆總統有很大區別。在當上總統之後,盧武鉉一直努力塑造平民總統的形象,經常把農民、市民、年輕學生、基層公務員和社會團體請到青瓦臺座談,發表網上照會等,透過這些行動,拉近了政治領袖與民眾的距離。盧武鉉逐漸成為韓國的一種新的精神象徵,即,平凡、簡樸、廉潔、誠實的化身。這是一種新的精神象徵,自然也是韓國的一個新的政治財富。盧武鉉在韓國有一些狂熱的崇拜者,他們把他奉為精神楷模。這一精神上的成就,也是對盧武鉉沒有實現政治報複的彌補。
換句話說,這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生活支撐”。然而,恰恰是在這裡,他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就像他自己在網上寫的,他承認親屬在他任總統期間從一個商人那裡“收錢”的事實,覺得自己有愧國民、愧對人生,他失去了繼續生存的信念。?
事情的來龍去脈就這樣簡單。不少人在文章中把盧武鉉自殺與韓國政治聯系起來、引申來批評韓國模仿西方民主的失敗、把對盧武鉉的調檢視做是下臺後受到“政治報複”、譴責韓國政治“不寬容”、認為盧武鉉自殺破壞了韓國的國際形象也破壞了韓國民主的形象,等等,這些看法都十分勉強。?
競爭性和透明性是民主政治的特點,而在競爭和透明之中重塑政治文化、改造國民性和重建道德秩序是民主發展的邏輯。韓國以往走的是由威權主義形式民主)向民主制度過渡,即便是威權主義時代的樸正熙和全鬥煥總統,他們經常受到新聞媒體的批評、監督和揭露。全鬥煥和盧泰愚在1996年遭到關押,帶著鐐銬、穿囚徒服裝而接受審判,甚至被要求判處死刑,他們並沒有選擇自殺。金泳三、金大中的兒子因不正當經濟行為而受到法院的審判,並非發生在他們總統卸任之後。總之,過多的解釋和引申很容易導致對韓國政治的誤解。盧武鉉自殺的原因很簡單,這是他個人的事情,與韓國政治和民主的形象沒有什麼關系。?
在韓國司法部門對盧武鉉家屬“收錢”案做出最後的調查結論之前目前暫時停止了調查),誰也沒有資格對盧武鉉個人的品行妄加評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盧武鉉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甚至十分苛刻。他希望自己為國家做出貢獻,甚至能像林肯那樣成為一個楷模,而當他發現自己失敗或做得不完美時,他寧願“以身殉道”。他雖令人遺憾地死去,卻留下一種精神,即以死來追求理想和志向,這是“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肉體哲學的反面。
當部分國民和些許媒體人不相信盧的時候,圈中多數名人都是沉默,只有樸凡發表了支援盧的話。
anti黑粉會消停呢,好嘛!樸大導終於不低調了,這個機會怎可錯過。這一次,樸凡也沒如往日那般沉默,直接槓上了。
準基等好友一看,哎喲,敢惹我兄弟,討打。好嘛,這一下網上是徹底炸開了窩。在樸凡、少女時代、李準基等明星藝人支援盧是清白後,黑粉終於在人數上走了下坡路。
樸凡有幸能得總統面見,對於這位平易親近的平民總統他是很喜歡的。無奈人力有時盡,他雖然盡力解決了受賄的事,卻並沒有料到盧武鉉本人對聲譽的看重。許多事,即使知道了結局,但是無法去改變,這或許就是宿命吧!
當“收錢”案以查無實證而宣佈天下時,無數國民為這位總統惋惜。同時,原先旁觀的人,無不嘆服樸凡是個會看人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