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位列侯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位女侯。
其中首推的就是武貞侯萬萍。女將萬萍不僅以軍功封侯,並創了父女同封,一門兩侯的先例,與被封為武西侯的萬明德一時成了西北最顯耀的人物。
而曾身為大司命婢女的碧鸞,不僅被賜司命之姓,更因為指揮紅武一軍屢立戰功而被封為了洪敬侯。成了七十二列侯中最為特殊的一位人物。由於藍碧鸞傳奇的奮鬥史,她也成了後世平民女子所崇拜和嚮往的目標。
至於臨堅侯龐素梅,則是承襲了其弟龐塗的爵位。由於在襄陽保衛戰中立下大功,卻不幸犧牲,所以蕭青雲特封龐塗為臨堅侯,成為臨危不亂、寧折不彎的典型。由於龐塗無後嗣,加之其姐亦有照顧軍士、忠心護主之功,所以其爵位推恩至龐素梅身上,並未降等。
列侯當中,除了女侯,還有兩位男侯同樣備受關注。一位是太醫院院首蔣仙林,由於蔣家多次立下救主之功,被封為了杏林侯;另一位則是丞相張遜,由於獻上平定鮮卑大計,被封為了平津侯,為乾國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了先例。這兩位侯爺,也是七十二侯中唯二的兩位不是以軍功封侯者。
蕭青雲同時立下規矩,除蕭藍兩姓,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也就是說,在皇族和司命一族以外,除了軍功封侯,就只有身為丞相或俱輔佐等大功者才有資格封侯,所有外戚或捐粟封侯都被禁止了。
王侯分封宣讀完畢,便是藍荊安替上神為王侯賜福訓誡。她沉聲誦到:
烈文闢公,錫茲祉福。惠餘無疆,子孫保之。
無封靡於爾邦,維王其崇之。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
於乎,上王不忘!
王侯齊聲答:
於乎,恩澤不忘!
至此,王侯分封才算結束。響鞭再鳴,百官在丞相張遜、太尉鄭榮的帶領下,上表祝賀,捧表展讀,群臣四拜三蹈,拱手加額,山呼萬歲,出笏俯伏,再隨禮樂四拜,賀禮畢,蕭青雲下頭詔,建元“天定”。
復國大典畢,但藍荊安卻依舊未完其職。接下來,她還要在日落之前趕到城西,去祭祀西方諸神。在前往城西之前,藍荊安還有短暫的時光可以在太平宮裡暫時緩一緩。由於時間有限,她連去承憬殿休息都不能夠,只能在長悟殿的側殿湊合一下。
蕭青雲沒有驚動任何人,悄悄的提著食盒就去了長悟殿。門口的馮燕、思芸等人見是新皇到來,剛要行禮喊“陛下”就被蕭青雲抬手製止了。他輕手輕腳的推開殿門,一閃身就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