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現在船隻不足,但是光是八萬大軍壓境,對乾軍的壓力就是很大的。只要他以藍荊安作為退兵的條件,加以勸說,說不定就有哪個頂不住壓力的將軍投降了。畢竟一個人和一座城的安危比起來,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而擒賊先擒王,藍荊安一旦被捉,拿下襄陽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而宇文俊平反駁的理由也很充分。現在船隻不足,加上他們的兵力都是從北面過來,不善水戰。就算能突破乾軍在漢水上的圍困,能送過去一兩萬人也就到頭了。
一兩萬人從人數上夠不成絕對優勢,真打起來,除了辛苦困難不說,誰勝誰負還很難保證。
還不如等船隻建好,訓練完成,八萬大軍一齊攻過去。到時任他襄陽城牆有多高,護城河有多深,都抵擋不住大雍的猛烈攻勢,必然會在短時間內拿下襄陽城。到時藍荊安也必然跑不掉。
一個名義上的主帥,一個實際上的掌權人,一大清早就在主帥大帳中吵了起來。底下的皇子將軍也站成兩派,吵個不休。
巫道明心裡恨恨的想,宇文俊平真以為自己不知道他的想法麼?他除了搶功,心裡未必沒有自己奪了藍荊安的想法。宇文墨淵遲遲不肯用宇文俊平,還不是懷疑他的忠誠。
若是按他所說,八萬人一起攻城,宇文俊平必然仗著自己的兵力人多勢眾,成了主導。到時候奪了城,拿了藍荊安還不是宇文俊平說了算。他巫道明才沒那麼傻。
宇文俊平心裡也冷笑著,他可是聽說過藍荊安和宇文墨池及巫道明之間的瓜葛。明明不是攻城的最好時機,巫道明寧可損兵折將也要強行而為,真的是像他描述的那樣麼?怕是想趁機煽動藍荊安拼死一博吧,最好她死在疆場才能趁了巫道明的意。
雙方在對彼此的猜忌中,爭吵了一個上午。一直到日上三竿,也沒個定論。但巫道明決定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昨天襲營的那些死士就等於白犧牲了。他拿出主帥印,強硬的下令說,一定要在今日攻城。
宇文俊平則帶人直接出了大帳,對他的命令置之不理。巫道明氣得直跳腳,但卻又無可奈何。不過他手裡有三萬人,派出兩萬試上一試還是沒有問題的,反正他今日的目的以勸降為主。如果戰事太過激烈,大不了回來再組織人進攻便是。
宇文俊平雖然不同意巫道明的做法,但到底沒有在船隻上給他下絆子,讓他把所有可用的戰船都帶走了。
十六日的未初,集結的號角總算響徹了大雍的半個大營,兩萬軍士很快乘上大雍新制的條條艦船,飛快的向漢水對岸劃去。
對面的襄陽城守衛和萬山守衛率先看到敵軍,狼煙立起,號鳴襄陽。藍荊安此時正在城西視察移營事宜,心裡不由一緊,該來的,到底還是來了。
喜歡重乾皇后傳請大家收藏:()重乾皇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