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已畢,藍荊安打算先去北門城樓那邊看看,觀察一下漢水對面的大雍陣營是否有任何動靜。
謝維寧見她完全無心參加燈會,也熄了看熱鬧的心思,轉而問藍荊安可否陪她登上城樓一觀。
藍荊安想著夜晚內城除了璀璨的燈火,別的格局俱都看不出來,也不怕謝維寧就此記下襄陽佈局。也算從另一個角度讓他見識一下上元節的熱鬧,遂答應他了。
襄陽城並不算大,縱然是從城南的酒樓步行到城北的城樓,不過半炷香的功夫,所以藍荊安之前出門並未騎馬,反正城樓那裡也備有軍馬,到時從那裡出發去大營也不成問題。
藍荊安找了條到北門城樓最近的道路。今夜上元節,家家掛花燈,戶戶插楊枝,街上好不熱鬧。道路兩邊都是各種賣湯圓或是賣貨的小攤。湯圓這種小食是上元節必吃的,所以買的人很多。賣貨的當中又以河燈和麵具賣的最好。
藍荊安一邊走來一邊讓馮參給謝維寧介紹當地的習俗。花燈會和放河燈基本上是上元節最重大的兩個活動。
花燈會上還有猜謎和儺戲,官家還會組織人手來耍龍燈和高蹺表演。等花燈會結束後,所有的百姓都會湧到城南的護城河,放河燈祈願。整個活動會持續到深夜子時。
由於表演儺戲是帶面具的,所以很多人家都給自己的孩子也買類似的面具用以保佑孩子這一年無病無災。而且很多青年男女在花燈會上為了親自心儀物件,又不願旁人認出身份,也喜歡買了面具戴在臉上。
藍荊安他們吃完晚飯出來,時間還早,再有一個多時辰才能到花燈會開始。所以街上雖然各個小攤已經支起來了,遊人也開始紛紛走出家門,但還不到人流最密的時候。
不過即便這樣,藍荊安在飯局中的戲言還是成了真。一路走過,不少年輕姑娘都對謝維寧拋著媚眼。還有好幾個主動走到他身邊,裝作不經意的樣子,把帕子丟在他的眼前,指望和他來上一場拾帕情緣。
謝維寧不堪其擾,尤其是看到藍荊安戲謔的目光,臉上更是不好看。他不明白自己已經蒙了一隻眼睛,怎麼還有姑娘願意找個瞎子。殊不知他的絕色實在太過出眾,莫說只是瞎了一隻,怕是就算雙目失明,都會有姑娘不顧一切的撲過來。
謝維寧在賣面具的小攤上停了下來,挑揀半天,總算買了一個青面獠牙的面具。他試戴了一下,竟然意外的舒服,比尹泉當初在永華城給他弄的那個服帖多了,而且透氣性也不錯。
他又挑挑揀揀,選了一個漂亮的銀色面具給了藍荊安。藍荊安不耐戴這種東西。謝維寧卻堅持讓她戴上。
他的理由倒也充分:藍荊安頂著大司命的這張臉,走到哪裡都有人行禮,一路上不知浪費了多少回禮時間。如果她想早點趕到城北,最好還是戴上面具比較好。
藍荊安想想也是,於是便打算掏錢買一個戴上。謝維寧卻拗著性子,非要讓她戴自己買的那個。藍荊安不想當著外人,和他沒完沒了,於是取了面具戴了上去。
兩個人戴上面具,果然再也沒人煩擾他們一行人,五人很順利的到達北門城樓。北門這裡雖然也點了燈,但為了方便了望對岸的樊城,城樓上面依然是昏暗一片。
藍荊安解了面具,率先登樓。守門的衛士見到是大司命來巡查,都紛紛給她行禮。藍荊安先問了這一日的觀察情況,尤其問了對面是否有任何異動。
城樓上的將士無奈的說,大雍的艦船倒是看不出來任何異動。不過今日是漢水開漁的日子,所以有不少漁船不聽命令,穿梭在漢水兩岸。弄得他們總要分神去觀察這些小船,還沒辦法條條看個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