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青雲見到藍荊安和謝維寧簽訂的休戰書。同時透過藍荊安的親筆信,知道她調了荊州援軍前往襄陽支援,而姜邵衡的人馬也會透過夏國前往荊州。
從兵力上來講,目前是襄陽最困難的時期。只要姜邵衡的人馬一到,基本上襄陽之困就能容易解決的多。
沈容止首先發表意見:“主上,現在就算是立刻從西北或是青州調兵去荊州根本來不及。除此之外,咱們在徐州本來就沒佈置多少人,而且絕大多數還是大雍降軍,所以徐州兵馬也無法調動。”
“揚州除了南線,倒是有少量兵馬可以調動,肯定不足萬人。目前只能依靠現有荊州兵力。只要能撐住一兩個月,姜將軍所帶的兵馬以及揚州的幾千人就應該能趕到。”
“至於指揮之人,我認為大司命是最好人選。大司命雖然過去一年沒有和咱們一起南征北戰,但她自幼在西北軍營長大,加之聰慧過人,用兵謀略上應該不成問題。”
“最關鍵的是,大司命目前身份最高,手握您的私印,呂將軍又將荊州的虎符俱都託付給了她,她調動人馬應該不成問題。她在荊揚兩地聲威極盛,又和姜將軍相熟,她來坐鎮,應該是統領襄陽戰場的最好人選。”
馮固等人雖沒見過藍荊安,但對她憑藉一己之力竟然能和夏國簽訂休戰書還是表示極大的驚訝。前幾日呂珉派人送回來的樊城大捷還尤言在耳,他們都知道這背後全是大司命的功勞。要說大司命沒有能力誰也不信。
不過,馮固等人最擔心的是大司命的安危。大司命剛剛繼任,成了唯一一個有資格宣佈乾國復國的人,何況元帥還要迎娶大司命,將來她還會有一重皇后的身份。
她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別說元帥接受不了,所有乾軍及百姓都無法接受。
蕭青雲是最瞭解藍荊安的人,他知道就算這個時候強行讓她來青州,她也會心有不願。她肯定無法看著荊州出狀況而坐視不管。她必然要等待整個荊州戰局已安,才會抽身而退。
除了她、呂珉和姜邵衡,蕭青雲還真沒有特別放心可以統領整個南方乾軍的人。三人之中,蕭青雲又首選阿狸。作為一軍主帥,首要就是要有聲望能服眾,阿狸的身份註定她是唯一一個能平衡南軍和西北軍的人物。
既然如此,為了襄陽,為了荊州,更為了千百萬荊揚子民。無論他有多麼擔心多麼不捨,他都要咬牙留阿狸一人獨自在襄陽支援南方戰局。
蕭青雲縱然難受,還是定了主意。他唯一能為她做的,就是給她最大的許可權,為她鋪平掌權的道路。
除此之外,他還要加緊進攻歷城的趙虎大軍。如果他能在短時間內逼的趙虎敗退,宇文墨淵必要派人去支援趙虎。但他大雍目前兵力只有那麼多,他只能選擇撤了荊州的進攻。畢竟,比起阿狸,他最想要的就是自己的覆滅。
蕭青雲忍著萬分不捨,做了決定。接下來他就要具體和沈容止等人商議如何寫旨如何調動揚州軍隊救援。
幾人在沙盤上推演半天,如何算都覺得兵力吃緊。目前揚州的駐兵只在兩個地方,一個是和交州交界的南部,一個是和豫州交界的北部廬江、九江兩郡,人數總共也不足萬五。
既然大雍豫州的兵馬都調到了襄陽附近,那麼廬江和九江兩郡也不需要相應駐兵了。所以蕭青雲命陰陵、陽泉等地的八千兵士迅速趕往襄陽救援,同時從徐州的廣陵再調三千兵馬補充到廬江、九江兩郡守衛。
徐州的虎符目前就在蕭青雲這裡,但揚州的虎符還在揚州州牧韓錦明手裡,他命韓錦明發兵增援的時候,將虎符一併交由大司命統管。他也明確傳達給韓錦明,大司命如需管理或調動揚州屯糧或其他儲備,讓他務必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