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重乾皇后傳 木孤水> 第113章 探察訊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3章 探察訊息 (1 / 2)

孫維回稟說,目前大雍派了八萬大軍前來。一是為了趁元帥在青州無法分身,意圖迅速攻打荊州,收復荊州失地。二是為了破了襄陽,奪大司命回朝。

這八萬人馬中,三萬是威寇將軍巫道明從司隸帶來的人馬,三萬是汝陽王宇文俊平的私兵,而其餘兩萬則是豫州兗州以及南陽駐地能抽出來的所有兵力。

目前他們的主要人馬都主要集中在鄧城到樊城一帶,並且正在萬山對面的月亮灣一代大量建造戰船,以其儘快向南度江。同時大雍還分了一部分人馬布置在白河口附近,應該是打算從東面同時發起水戰,包圍襄陽。

藍荊安聽了他的回報,立刻驚出了一身冷汗。

襄陽的西北二十里的地方便是翠峰環繞的西山,西山和萬山直接僅有一狹口有路可過,屬於典型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乾軍在西山和萬山隘口都有駐守。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大雍不願意從西面強突。

除了西面,只要能由東南面包圍,就能斷了漢水下游,掐了襄陽的補給線和援軍,讓襄陽變成一座完全的孤城。這樣,對方南下渡江正面突破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無論是誰想出來的這個圍城之法,顯然聽起來毫無破綻,可以用最少的兵力,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能八萬人同時攻城,那襄陽城池再是堅固,以乾軍目前的兵力,恐怕根本撐不過十天。

藍荊安又問他是否試探了對方的實力。孫維點點頭:“大雍這次來的大軍,沒有幾個會水戰的。幸虧呂將軍依著大司命您的計謀在之前攻打了樊城,滅了樊城駐軍和牛首駐軍,回撤的時候又火燒了部分樊城水軍的戰船。要不然估計大雍現在早利用這兩股力量渡江了。”

藍荊安沒想到陰差陽錯,竟然還湊巧提前解了襄陽的一次劫難。怪不得從呂珉受傷到現在已經五六天了,對方還是沒有動靜。原來是不夠船隻人手渡江。

孫維又說到:“但大雍這次的兵馬似乎很是厲害。我們才一靠近對岸,樊城裡面立刻就出來汝陽王宇文俊平的人。他們的騎射絕對不輸於咱們乾軍。要不是我們逃的快,現在怕是已經讓對方的騎兵射成刺蝟了。”

藍荊安想著宇文俊平竟然能追到呂珉附近射中他,對他手下的能力倒不懷疑,畢竟強將手下無弱兵。只不過這對於藍荊安來說可不是一個好訊息。

對方現在有熟悉地形,又頗為狡詐的巫道明坐鎮,而且還有一個強悍有本事的宇文俊平指揮。這兩個人的組合,不由得讓藍荊安覺得頭疼。

按她的估計,江陵江夏等地的援軍應該能在十日內趕到。所以目前能做的一個是加緊在萬山的漢水中立柵,增加從月亮灣渡江的難度。同時在襄陽城南的漢水兩側分別修建堡壘,這樣即便對方從東面進攻,他們也能從南邊給與打擊。

襄陽城東面過了護城河,是一大片沃野,附近的白水和漢水交匯的地方被稱為白河口。自西而來的漢水在這裡轉而向南,這附近的江心還有一個未露出來的沙洲。沙洲雖然不能上人,但卻緩和了水流,利於在此暫時駐船。

藍荊安知道這片的地形,所以東面只能作為騎兵步兵的正面戰場,要想靠水中立柵或是修建堡壘,根本擋不住對方。她手中兵力有限,當然不能浪費在這裡。

目前乾軍的大營駐紮於襄陽城外向西至萬山之間的十里地內,就算調一部人進襄陽城,等江陵等地的援軍或是姜邵衡帶人來了,還是要有部分人馬留在這裡。所以她明日一定要吩咐人守好大營,千萬別在這一段時間內自亂陣腳,丟了營地。

藍荊安最後問了孫維是否抓到有和大雍私下接觸的船隻。孫維點點頭,告訴她發現了兩隻小船,總共八人,他已經派人去跟著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