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六日,經過十多日準備策劃,乾軍的鉅鹿大戰正式打響。南線截糧的兩千騎兵由邱少澤親領,白卿風帶三千步兵配合於他。中部作為乾軍與大雍作戰的主戰場,由鄭榮統管,沈容止為軍師,帶領超過七萬人於鉅鹿曠野展開大戰。
北線上,蕭青雲親自帶中軍萬人,左右軍各三千,藍荊安為軍師,繞南?、南宮,圍大陸澤東,攻大陸澤北,逼迫史鼎轉移。
三線上,南線最考驗兵貴神速;中線是硬碰硬的較量;而北線則更多是靠蕭青雲和藍荊安二人虛張聲勢,施以計謀,以少驅多。
由於北線上既有蕭青雲又有藍荊安出現,史鼎果然有些擔心蕭青雲這次是要先剪除了自己再攻打趙虎。他慌忙派人去找趙虎求救,又派了斥候查探蕭青雲這邊的虛實。
趙虎那邊正在自顧不暇,還希望史鼎過去與他匯合,共同抗擊乾軍。所以趙虎並未派一兵一卒去史鼎那裡,只讓斥候帶話說,他那裡正在忙於對付乾軍主力,請史鼎速來支援。而探查蕭青雲這一路軍的斥候則對史鼎彙報說,乾軍北路軍埋鍋超八千,左中右三路軍俱來了,看樣子應該是把乾軍主力都帶了過來。
史鼎生性猶疑,收到兩廂截然相反的彙報,便有些不知如何是好。若是信了趙虎之言,那麼現在蕭青雲這裡肯定不過兩萬人,說不定自己還能撿個便宜,打敗蕭青雲和藍荊安,同時俘獲二人。
但若是萬一蕭青雲這裡真的是主力,自己不就等於自投羅網,將手中的三萬人徹底拱手送人?史鼎一時沒了主意。
還不等史鼎想明白,在藍荊安的建議下,乾軍又給史鼎下了一劑猛藥。此時天氣已涼,大陸澤的大片蘆葦已枯,蕭青雲命人點燃靠近史鼎一側的蘆葦,依靠大火作為掩護,攻打史鼎東路。
史鼎帶人前去觀戰,在沖天的火光中,聽著震天的鼓聲和殺伐聲,再望見遠處影影綽綽的無窮人影,哪裡還懷疑蕭青雲不是帶了主力前來?他再也不做多想,美名其曰按趙將軍命令列事,實則保命為上,帶著三萬大軍連夜轉移,趕忙繞大陸澤以西,南下與趙虎匯合。
蕭青雲見史鼎跑了,也不去追,反而是派兵攻打高邑。高邑守兵早已聽說蕭青雲的這次將主力都帶過來了,又見史鼎的大軍已撤,哪裡還有膽量抵抗。高邑守將主動投降,大開城門,放了乾軍入城。
蕭青雲留了五千人駐守高邑,徹底掐斷了大雍北線的運糧通道。然後便帶著萬人又馬不停蹄的趕回鉅鹿主戰場,支援鄭榮。
及至十月初三,兩軍的主力都再次在鉅鹿主戰場彙集,超過十八萬人投入了這場聲勢浩大的戰鬥。
十月初五,在兩軍交戰最酣之際,南線在邱少澤和白卿風的指揮下,截糧成功,同時從鄴城轉移糧草十萬斛、棉衣五萬件至曲周,攻下斥章、列人、斥丘三城,俘獲民夫萬五,斬敵五百,另有三千大雍押運兵投降。
邱少澤這裡剛一得手,乾軍在主戰場也放慢腳步,再次休養生息。此時,趙虎和史鼎都知道自己上了當,尤其是史鼎,不僅糧食沒了,連地盤也沒了。
而高邑的易主,基本意味著大雍失去了對冀州北部的控制。現在乾軍鎖住了高邑、安平南,及清河一線,大雍大軍若是想開進冀州北部,唯一還能走的,就是常山西側。不過常山西側全是崇山峻嶺,根本無法令大軍通行。
雙方都知道高邑城的重要性,所以乾軍這裡滿營歡慶,而大雍那裡自然是愁雲慘淡了。與此同時,蕭青雲一邊鎖住鉅鹿戰場,一邊派鄭榮率兵攻打安平、河間、渤海、中山、常山五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