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格成為騎士的人,不多。
有資格成為生死關挑戰地點的地方,更少。
如果慶塵是在裡世界,那就可以按照先輩們的經驗來尋找挑戰之地。
但他這次沒有那個機會,這就導致他必須在表世界自己重新摸索。
李叔同當年完成冰之固結也很坎坷。
這位師父先是進入西南大雪山,從火塘部落拉了一個壯丁當嚮導。
先在西南大雪山6200米海拔的位置宿營一個月,讓身體漸漸適應了高原低氧的生活。
然後又進發至7100米海拔的位置宿營一夜。
最後衝刺登上了西南大雪山的主峰,從8000米海拔之上的地方縱身一躍,以無匹之姿,每小時接近180公里的速度完成了冰之固結的挑戰。
慶塵其實也可以找這樣的雪山,例如珠峰。
但問題在於,他沒辦法在這個季節攀登珠峰,以及與珠峰海拔相似的所有山峰。
就連當地的夏爾巴人也不會在冬天登頂珠峰找死啊!
想登珠峰,要等4、5、6月才行。
此時此刻。
慶塵躺在粉雪堆中,看著遠山之上錯落的山脊。
只是稍微一計算,便算出……如果對面主峰標高3190米,那麼它與涸澤嶽山峰之間坳谷,便能有將近1900米的落差。
錯落山脊的曲線,此時在慶塵眼中格外的優美。
大自然偉力形成的刀鋒,猶如把蒼穹一劈為二般乾脆利落。
這就是他要完成‘力之湧現’的地方。
慶塵像是一個傻子一樣,抓起一把粉雪在臉上抹了抹,然後就這麼躺在坑裡不動彈了。
享受著峰迴路轉的喜悅。
此時,如果有專業的山脊騎行速降運動員看到這條山脊,也會望而卻步。
首先,這山脊曲折太多,而且太窄。
山脊橫截面最多0.4米,這就意味著你稍微轉錯一點方向,就會直接騎進深淵之中。
其次,落差太大,這就意味著速度無法控制。
速降過程中是不能隨便剎車的,稍微捏一點閘,巨大的慣性會讓車尾翹起,然後連人帶車一起掀翻。
但是慶塵已經不在乎了。
騎士的生死關,怎麼可能不伴隨危險?
慶塵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