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於謙和王元吉都要出海,湯鼎心裡那顆沉寂的心又開始躁動起來。
可是還不等湯鼎開口,于謙搶先說道:“公爺,你還是留在京城吧。”
“憑什麼?”湯鼎猛地瞪大眼睛,滿臉不服氣地說道:“你們不會以為老夫老了,動彈不了了吧?”
“別的不說,老夫航海的經驗比你們豐富,有老夫跟著你們出海,保管你們平安無事!”
“更何況,去了西洋老夫還能夠號令所有總督府。你們需要的戰船水手,這些都不過是老夫一句話的事情,這不比你們孤身前去要好得多?”
于謙無奈一笑,連忙說道:“公爺,這些你下道手令就行了,不用你親自前去。”
見湯鼎還要反駁,于謙連忙搶先開口:“還有,我這次算是徹底惹怒皇上了。京城這邊瞬息萬變,如果沒有公爺在這裡鎮著,我還真不能放心。”
湯鼎聽得眉頭皺起,抬頭看了于謙一眼:“你是擔心皇上會找你的麻煩?”
“不僅僅是我。”于謙神色凝重地搖頭,“還有書院和書院出身的官員......”
說著于謙看向王元吉,隨即繼續朝湯鼎說道:“我怕皇上會遷怒他們。”
王元吉明白于謙的意思,他和于謙兩人分別是書院和書院出身官員的領頭羊。他們兩人一旦離開,那麼書院和這些官員都會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
而皇帝覬覦書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皇帝趁著他們兩人離開的時候對書院出手,那還真的有可能會讓書院從此一蹶不振。
想明白這一點,王元吉立刻朝湯鼎說道:“書院可是鎮國公的心血,公爺也不想看到等鎮國公回來的時候書院已經不復存在了吧?”
湯鼎低頭想了一下,眉頭忽然展平鬆開,點頭答應:“好吧,那我就留在京城守好書院。”
其實在剛剛的一瞬間湯鼎還想到了另外一點,除了書院之外韓度的子女也在京城,他可要看好他們。
事不宜遲,于謙和王元吉準備一下之後乘坐安慶公主提供的商船出海。
于謙和王元吉的離開並沒有掀起任何波瀾,雖然以兩人的身份來說,他們兩人出海的訊息若是被百姓知道,肯定會再次引起百姓談論。
于謙剛剛以辭官拒絕了皇帝拔擢的聖旨,正是站在風口浪尖的時候。王元吉更是前內閣首輔大臣,一個首輔大臣出海必定會引起朝野的關注。
不過兩人一切從簡,甚至連裝束都更換到和普通人一樣,想要悄無聲息地從大明離開,這才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朱允燁雖然得到兩人離開的訊息,但是他什麼都沒有說也什麼都沒有做,就這麼靜靜的看著兩人乘船出海。
......
三個月後,西洋總督府。
于謙和王元吉站在船首上,看著視野裡越來越大的海港。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洋總督府?”王元吉鬍子抖動,說話的時候十分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