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人才,韓度瞬間高興起來。
可是從楊子榮口中得到的資訊,又讓韓度高興不起來。
低頭沉吟一番,嘆著氣看向楊子榮道:“本侯雖然知道各府縣雜稅繁多,但是卻也沒有想到竟然已經到了這種地步。還是你的親身經歷,才會讓人有更深的體會。那麼,你以為更改稅制就沒有絲毫的弊端嗎?”
好不容易見到一個人才,韓度自然興起了想要考教一二的心思。
楊子榮卻猛然搖頭,斷然否決道:“不,學生以為先生此舉弊端不僅有,而且還不小。”
既然韓度確定了楊子榮是個人才,那就不會因為他一句誇張的話而否定了他這個人。
“說說,有什麼弊端?”韓度滿眼欣賞的笑著問道。
楊子榮也不客氣,直言不諱的說道:“先生此舉的弊端不在於更改稅制本身,而在於百姓。”
韓度心裡一震,臉色卻沒有絲毫變化,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看著楊子榮。
而話一出口,楊子榮反而信心倍增,繼續說道:“更改稅制,受損的是各府縣官員,受益的是天下百姓。各府縣必然會反對先生,但是先生既然已經有準備的想要著手更改稅制了,那麼必然會對各府縣的反應有所預料。因此,先生肯定會有辦法,讓各府縣不得不接受稅制更改,這並不會成為一個隱患。相反,學生以為百姓倒是會成為先生的隱患。”
韓度笑了一下,搖搖頭,好似不贊同楊子榮的看法,說道:“既然更改稅制對百姓有利,難道百姓還會反對不成?”
“百姓就是會反對!”楊子榮斷然說道,兩眼炯炯有神的盯著韓度,“先生,百姓皆不識字,先生的稅制再好,百姓也不可能知道。百姓想要知道,那就必須要透過他人之口。若是這些人別有用心,故意和百姓胡亂解釋一通,那麼恐怕百姓不但不領先生的好意,反而還會以為先生在加害他們。”
韓度聞言,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笑過之後,指著楊子榮,朝著眾人說道:“楊子榮說的沒錯,更改稅制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盤剝百姓的情況出現。但是現在的情況正如楊子榮說的那樣,現在有人煽動百姓,說更改稅制會讓百姓繳納更多的賦稅,會讓百姓破家。以至於都有萬民書堆在皇上的御前,要求皇上下旨將稅制重新改回去。
今日我為何要將諸位找來?那就是想要藉助你們的口,去告訴老家的百姓,更改稅制是對他們有益的事情,是為了他們著想。去告訴百姓,他們應該上萬民書,請求皇上將稅制堅定的執行下去!”
韓度震耳欲聾的聲音在所有學子耳邊迴盪,震的他們心神激動,一股熱血情不自禁的湧動起來。
韓度深吸口氣,朝著所有學子躬身一拜,問道:“你們,能夠幫我這個忙嗎?”
“學生等,萬死不辭!”所有人齊齊站起,躬身回道。
“哈哈哈,好!那就各自去書院領取五十貫寶鈔,作為盤纏回鄉去吧。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一次就當作是你們的遊學了。”韓度打手一揮,就是十萬貫花了出去。
五十貫寶鈔,足以這些學子在大明遊覽一大圈了。
而對韓度來說,能夠用十萬貫解決掉那些萬民書,也是一份十分划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