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朝堂的規矩來說,方孝孺是太子府屬官。雖然理論上也是有著上奏的資格的,但是大明立國這麼久,幾乎就沒有太子府屬官這麼幹過。
沒看見詹事府詹事一直站在朝臣裡面,都是一言不發的嗎?
方孝孺神態自若的站在中間,低頭等候著皇上的旨意。
“准奏!”
韓度斜著偷瞄了老朱一眼,確定老朱在說這兩個字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的變化。又回頭看了方孝孺一眼,眉頭微微顰了一下,不知道方孝孺究竟想要幹什麼。
不過,很快韓度就知道了。
只見方孝孺聞言直起身來,沉聲說道:“皇上,臣這次出海深感天地之廣大。南洋萬島林立,也是大明的疆土。大明在南洋有三十三總督府,可是這些總督沒有一個是文官。臣懇請皇上,派遣文官入南洋,教化一方。”
臥槽......這孫子,想要讓咱們都發配邊荒!
方孝孺是話音一落,所有文官心裡都不約而同的浮現出這句話。一時之間,文官那邊人頭攢動,竊竊私語之聲,壓都壓不住。就連為首的六部尚書,都紛紛皺眉,轉身看著方孝孺。
而勳貴這邊,同樣也是一陣騷動。不過在群臣激湧之下,倒是沒有人注意到勳貴的異常。
倒是站在前面的湯和,回頭朝著韓度看了一眼。
韓度察覺到了湯和的目光,頓時驚訝的回望過去,不明白湯和這是什麼意思。
老朱也不動聲色的看了方孝孺一眼,心裡不由得奇怪想著,難道此次方孝孺入南洋,知道了南洋總督的事情了?
沉吟一番,老朱沒有直接答應與否,而是轉頭看向其他文官,說道:“南洋,的確是蠻荒之地,若是能夠興教化,也能夠體現大明的恩德。眾位愛卿,以為如何?”
如何?不如何!
南洋那是什麼地方,海外蠻荒之地,他們這些飽讀詩書才高八斗的高官老爺萬里迢迢的跑過去幹什麼?就教化哪裡的野蠻人嗎?
守著京城的繁盛之地不待,去教化野蠻人?誰得了瘋病,才能夠想出這個主意?
幾位尚書面無表情的轉身過去,兩手攏在身前,一言不發。
這樣的小事,自然用不著他們這些大佬發言。他們只需要做出一個姿態,說話表態這種事情,自然有下面的小弟代勞。
果然,吏部的以為員外郎站了出來,朝老朱躬身說道:“啟奏皇上,臣以為大明能夠在南洋大興教化,也是彰顯聖人之學的大好事。但是......”
凡是這些官員說話的時候,最怕的就是一個但是。不管前面把你捧得有多高,只要這個但是一出現,那就以為著會狠狠把你踹入谷底。
果然,這位吏部員外郎接下來的話,對方孝孺就沒有客氣了。
“臣以為,方侍講願意去南洋弘揚教化,這對仕林來說也是一件盛事。而且,方侍講有著教導化外蠻夷的經驗,去南洋弘揚教化,再適合不過。”
明明是方孝孺上奏,希望文官都去南洋教化一方,結果在這人口中,就變成了方孝孺自己想要去教化。而且還指出了他有著教化翟遠等人的經歷,這一下,方孝孺就算是不想去南洋,都不行了。
文官們的態度很明確,要去南洋,你方孝孺自己去,不要想拉上咱們。咱們就守著這京城的繁華之地,哪裡都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