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神衣廟狀元寫對聯
商人大喜,掏出二個銅鈿付了。就打道回府。
這商人想,今年反正是虧死了。既然在神衣廟搖籤搖到箇中上之籤,不妨搞點土產,碰碰運氣。當下打定主意。
時值秋未冬初,板栗上市,“鬼叫崖”山區的板栗特別便宜。才一個銅鈿一斤。買它個一千多斤,近日有生意場上的朋友要發貨去爪窪國,順便搭他的船去碰碰運氣。於是他準備好一千多斤板栗,順便船去了爪窪國。放到集市上賣。初來乍到語言不通。當地的居民問他多少錢一斤?他想在家一個銅鈿一斤,在這裡就賣他個五個銅鈿一斤吧!於是他伸出五個指頭。誰知道,那裡當地居民拿岀五塊銀圓,頓時把他驚呆了,當地居民見他呆若木雞。以為不夠又加了一塊,就這樣這板栗就按六塊銀圓一斤賣。沒幾天竟全部賣完了。他朋友船上的貨下完。商人就隨船返回家了。
商人回到家裡,逢人便說:“神衣廟挺靈驗的。……”
時值王孝天中了狀元,官授廣東學道。省道看望奶奶,巧的是這商人是王孝天的鄰居。他也與王孝天談起這神衣廟的種種靈驗故事。王孝天心中納悶:這一帶原來沒聽說有神衣廟的呀?
第二天,那商人想:在神衣廟搖了籤,給生活注入了新的勇氣和希望,現在賺了錢,得去還願。於是備了幾樣水果,糕點之類。去還願。
王孝天為了解開心中的疑問決定也去看看。他喬裝打扮,帶了書童乘了一抬轎和商人一起。到了神衣廟,王孝天仔細一看,心想:“那不就是獵人挖坑埋鐵夾的地方嗎?”
廟門上方書寫著:“神衣靈廟”四個大字。
進了大殿,王孝天分明看到自己的夾襖躺在佛櫥裡,和觀世音菩薩並列。他不覺啞然而笑。書童想說話卻被王孝天制止了。他想既然到了廟裡插燭,焚香也在所難免。於是他點燭焚香了,在觀世音菩薩前叩了三個響頭。準備打道回府。
商人則點了燭焚了香,在佛櫥前的供桌上擺上供品,叩了頭禱告說:“自今年生意虧本,二十日前在此燒了香叩了頭,正求了籤詩得了箇中上之籤,說是求財到處都有,果不其然,自己的板栗運到外面,賺了。現在來還願。”
這廟裡的主持就是當初埋鐵夾的獵人,他聽說商人今年生意虧本,自從早二十幾日在這裡燒香叩拜拜神衣和觀音菩薩,還求了籤,受到了神和菩薩的指點,賺了錢,現在來還願了。這是個現身說法的好機會。於是這獵人大施宣傳。
後來這獵人聽商人說,還帶了個新科狀元王孝天來這裡燒香,簡直把他樂壞了。於是他屁顛屁顛地,纏著王孝天給這廟大門口寫副對聯。
王孝天被副得沒法,想想自已的夾襖不禁失笑。於是提筆在大門口兩邊寫了。
上聯是:“真真假假認定是真就好,”
下聯是:“假假真真確信不假便來。”
這副對聯對仗工整,寓意深長。寫好後,那獵人纏著讓他寫上落刊,把名字寫上。……
從此,這廟名聲大振,方圓二三百里的香客燒香,紛至踏來,這是後話。
陳小娃終於把神衣廟的故事說完。
金滿倉說:“這玄乎的故事,就這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