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四葉居然贏了> 第七百九十三章 潰千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九十三章 潰千裡 (1 / 2)

四方院上下都炸開了鍋,掌門大比因為掌門身亡而不得不停止,追查和緝兇成了眼下當務之急。

正所謂危難時刻見人心,寒雪以下犯上,弒師殺親大逆不道,不但是古派內部的恥辱,還為整個四方院蒙羞。洋派的幾位長老相當明事理,不僅同意停止比試,還調派弟子幫忙守島緝兇,寒雪絕對逃不出四方院半步。

調查進行地很順利,透過蛛絲馬跡,一點點抽絲剝繭,真像越來越清晰可見。時間吻合,證物被長老親自驗證,筆跡是掌門所留無疑,就連寒雪行兇用的符文助戰儀也被在山谷深處發現。似乎除了動機之外,一切都已經清晰明確。

越是明確,四方院弟子的憤慨越激烈。老掌門在弟子心目中聲望極高,寒雪又是長老之女,又被掌門視如己出,偏偏這個不孝子弟離開宗門兩三年,一回來便做了天地滅絕的勾當。

被天魔誘惑、在俗世中有了野男人、被其他宗門收買、想要奪取掌門之位敗露而痛下殺手。各個版本的猜測經過加工潤色,輔以或真或假的細節,寒雪此前的任何舉動都成了別有用心。再去聽弟子間流傳的話語,幾乎所有人都能接受那狼子野心的最毒婦人心。

那邊的搜捕還沒實質性進展,這邊寒山的醫療保護已經變成了監視幽禁。四大長老身份一般無二,地位也相差無幾,誰也沒有權力解除誰的職務,更何況寒山是否參與其中並無證據。如果只是教導失職,那麼四人都要被免職才對,寒雪是寒山的女兒沒錯,卻也被另外三位悉心教導過一段時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誰也逃不脫。

“眠霜,你老實說,寒雪這次回來你是不是提前知道?你把她給我叫出來,我當面問清楚到底是不是她!”晚池風氣急敗壞道,這已經是小老頭第無數次拍桌子吼道了。

“晚師兄稍安勿躁,你這麼暴躁也於事無補。此刻宗門巡查森嚴,小......寒雪想來也不會自投羅網,寒兄未必知曉個中緣由。”小師叔花尋煙在旁安撫,看得出他對寒雪還是很有感情的。

“稍安勿躁個屁!人證物證都在了,還有什麼緣由?你們誰不知道師叔閉關一年有餘,除了今天見寒雪之外再無會面,不是她還能有誰!”越是勸說,晚池風越是暴怒起來。雖然掌門不是他的師父,但這些年來一直支撐宗門的全靠師叔,要說感情比起師徒也沒差多少了。

“寒師兄,你說點什麼吧。”一旁沉默的節笙長老也忍不住道,即使他們想相信,也該有點證據擺在眼前才是。這邊寒雪一回來,那頭掌門師叔就遇刺身亡,所有證據都還指向寒雪,讓他們如何說服自己呢?

人都是會變的,尤其是那個爾虞我詐的俗世,普通人為了錢財、權力、美色甚至虛榮,什麼蠅營狗茍的齷齪事幹不出來?誰又敢保證當初教導的小寒雪,和此刻眼下的還是同一個人呢。

“我無話可說。你們把她抓回來吧,如果真是她做的,我親手殺了她。”寒山臉色很是蒼白,本就長期喝酒有些肝病,巨大打擊之下一蹶不振,躺在床上喝了好幾副藥還是不見好轉。

“行了,你這個當爹的歇歇吧。這件事你不要管了,我們三個會處理的。你的擔子先交給高陽吧,掌門大比他也算為宗門爭光,遲早都要給他的。”

寒山咳嗽了好一陣,最後虛弱的擺擺手,什麼也沒說,算是預設了被奪權的事實。

搜捕寒雪的行動進行了兩天,越來越多寒雪出現過的痕跡被發現。從草棚、庫房、地窖到野外、山洞、樹樁,寒雪越來越無處藏身。

終於在第三天淩晨,洋派弟子抓到了在樹上瞌睡的寒雪,寒雪意圖反抗和十名弟子起了沖突,打傷八人再次想逃跑。幸好洋派長老和節笙長老都在近旁,二人聯手,斷然沒有寒雪的活路。大概是害怕生擒後遭受的辱罵和折磨,寒雪拼死反抗最終重傷落入深潭,被潭地的巨鱷和水蛇瞬間分食,只有些殘破的血腥衣物漂浮出水面。

叛逆弟子伏誅,四方院上下總算稍稍平息下來。在整理老掌門遺物之時,弟子們無意間發現了早就草擬好的遺書,上邊提及將傳位於四位長老中最年輕的賦魔花尋煙,並讓最年長的晚池風從旁幫襯,共同壯大四方院。

按理說,老掌門大仇得報也該得到安息,留下的最後遺願不會有人反對。可此刻的四方院還有洋派弟子存在,這封傳位遺書立刻成了新一輪導火索,兩邊的爭論因為老掌門的身故而變得更加直接、暴力起來。

關於該不該舉行接任大典,關於是不是和洋派決裂,古派的三位長老都不敢妄下定論,又是把核心弟子聚在一起,談論了好半天。

“花師弟,掌門師叔傳位給你是他老人家的遺願。這洋派欺人太甚,掌門師叔才剛過世,他們就騎到頭上來!此刻若是服軟,日後再無抬頭之日!”脾氣暴躁的當然還是晚池風,這一急一緩,倒真是相輔相成適合管理宗門。

“晚師兄不可意氣用事。此前雙方已是實力懸殊,如今寒......四大長老只留其三,又沒有掌門師叔出手定乾坤,勝算還能剩多少?”節笙長老立刻站出來反對,接過掌門就意味著雙方開戰,此刻的古派還能經得起波瀾嗎?

“沒打你怎麼知道沒勝算?掌門師叔遇刺,此刻正是宗門上下勠力同心之時,人心尚在三軍可用!”

“你錯了師兄,此間事正好看出古洋之間可協力同心,這可是千載難逢重歸於好的時機,切不可白白葬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