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所說的專案,還有戴森球的專案。
很快,林曉忙碌了起來。
他搜尋到了關於戴森球的知識。
因為未來的林曉去世,人類的信仰在那一瞬間崩塌。
即使有技術,即使有知識,但是這個工程還是直接卡死在那裡。
就像是,林曉在,歷史的車輪就在向前。
而林曉無,歷史的車輪則直接卡在了原地。
在努力了幾十年的時間,人類發現沒有了未來的林曉之後,他們根本無法憑藉自己的力量去重新建造戴森球,最終只能放棄。
“原來如此。”
林曉心中暗道,緊接著又搜尋起趙括跟他所說的那個專案。
人類副腦專案。
搜尋了一遍,發現這個世界並沒有關於這個專案的資訊。
顯然,這個專案是剛剛開啟的。
而根絕趙括所說,林曉也明白一些。
所謂的人類副腦計劃,不過是一項拯救人類的行動。
自從發現在未來的林曉死後,歷史的車輪就直接卡住的情況後,世界上的那些領頭人都開始琢磨起該如何繼續推動歷史的車輪繼續向前。
而趙括用了半輩子的時間,找到了一條路。
他主張的是,人類的技術之所以無法向前,那是因為現在人類的技術,已經達到了人類智商所能夠達到的極限。
所以,需要給人類開發一個外接軟體,來輔助人類大腦的運算。
眾所周知,人類的大腦擅長的是對模糊概念的分析,而不是對於數字的整理與統籌,那是電腦應該做的。
而人類大腦在進行靈感的思考,邏輯思維的聯絡的時候,總會涉及到一些數字。
一般的時候,大腦是沒有辦法將數字精準的計算出來的。
這就需要計算器,而這麼一來一回,剛剛升起的靈感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