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三人抵達雲南,並未停留,又包了一輛麵包車,直接奔往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彜族自治縣,這裡已經地處偏僻,車輛無法通行。
三人休整一夜,繼續出發,徒步到寧洱縣而後僱傭了幾頭大馬,踏上了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貫穿華國的西南和西北地區,是過去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
是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和西北邊疆的茶馬互市,也就是古代華國政府與少數民族做生意的商道。
西南區域的古道主要以茶葉為主,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達到巔峰。分為川藏和滇藏兩條路,三人如今走的正是滇藏線。
這條古道延伸到了尼泊爾、印度境內,直達西非紅海海岸。清朝時期,每年運送的茶葉達到數千噸,即便是如今,這條道路依然承擔著將深山密林之中的資源運送出來,換取資源的重任,只因為此地地處高原,修路十分艱難,加之少數民族封閉閉塞,並不歡迎政府修路進滇。
古道沿途有無數村寨隱藏在深山之中,自古至今也沒有人說的清楚隱藏了多少村寨,多少少數民族的人員。
三人也不停留,按照天聾大師手繪地圖一路暢行,經過幾處難關險途,這一日,終於抵達了一處小鎮,名叫沙溪古鎮。
沙溪是瀾滄江的一條支流,就在鎮邊經過,此地雖然是鎮,可仍然隱藏在崇山峻嶺之中,四野八荒的苗族、彜族、哈尼族人員在此聚集做以物換物的生意,才慢慢形成了這樣一個小鎮。
三人抵達古鎮時,天色已晚,只好到鎮裡住宿,此處距離他們要去的磐雲寨已經只剩下五十裡山路,只是這五十裡路,就連古道也沒有了,只能尋找向導,步行趕路。
茶馬古道以差和馬而聞名於世,秦朗三人抵達小鎮上唯一一家客棧,老闆盛情款待,專門為三人泡了一壺好茶,只見那茶葉卻不似樹葉,而是圓潤宛如細沙一樣的黑色卵形物,開水沸煮之後隱隱有血紅色的縷縷細絲滲出,這些細絲盤旋水中,猶如塵煙霧靄,嫋嫋娜娜,蜿蜒起伏,散落水中,然後又如飛絮般緩緩散落杯底。
秦朗端起杯來,嗅到一股奇香撲鼻,忍不住驚奇的問道:“老闆,這是什麼茶葉?為何如此奇特?”
老闆接待過無數客人,也懂得些許漢語,笑盈盈的介紹道:“這是本地特産的蟲茶,有三奇,一奇是蟲茶非草非葉,而是由蟲子的糞便加工而成;二奇是蟲茶香味獨特,沁人心脾;三奇是蟲茶營養豐富,更盛茶湯!我家這茶葉更是化香蛾純釀金茶,別的地方有錢都買不到,客人盡管試試!”
明月一聽這茶葉是由蟲子糞便加工而成,頓時一陣嘔心,本待要喝,也將茶杯放到桌子上,再也不敢去看一眼,
秦朗沒想到剛到苗疆就開始接觸蟲子,心中好奇更盛,轉頭一看,土龍道長旁若無人的端起茶杯,飲了一口,喝的津津有味,於是也送到嘴邊嘗了一口,果然非同尋常茶葉的味道。
秦朗連聲贊道:“好茶,好茶,竟然還有滋補神魂的效果,老闆,你這茶葉可願意割愛啊?”
客棧老闆疑問道:“割什麼?愛什麼?客官說慢些,複雜的漢話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