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末將有一言!”周瑜眼光灼灼的看著孫權道。
孫權倒是表現的很開心的樣子,道:“但無妨!”
周瑜帶著自信的笑容道:“江東自老主公孫堅開始,已經經歷三世,怎麼能夠輕易捨棄?”
孫權追問道:“你有何計策,但無妨!”
“周瑜接著道:“曹操名託漢相,實為漢賊也,主公你神武蓋世,繼承父兄意志,據有江東,兵精糧足,正當橫行下,怎麼能輕易的就投降了那曹賊呢!”
不等孫權再追問,周瑜就繼續道:“況且曹操這次來,犯了很多兵家大忌!馬騰韓遂還在西涼橫行,曹操現在後方沒有那麼穩固,而第二忌便是曹操手下多是北方兵馬,雖然收編了一些荊州兵馬,卻也沒有戰意,士氣低落,曹操捨棄了自己最強的騎兵,反而要這些人和我們水戰,這不是以彼之短攻吾之長嗎!”
“第三忌便是,現在氣寒冷,馬沒草,人也沒有鬥志。第四忌便是這些北方之兵長途跋涉,根本就不適應我們南方的水土,多有水土不服之人,生病的人不少。曹操犯了那麼多兵家大忌,早晚必敗!”
有些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從不同的人嘴裡出來,讓人信服的能力不同,江東此刻出的話擲地有聲的人就是周瑜,假如是從孫權嘴裡出能夠打贏,肯定會有一部分人覺得孫權不過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地位才不顧大家死活。
仔細想想能夠在對抗曹操和投降曹操上發出聲音,並且讓多數人信服的,大概也就只有周瑜了。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句話並不是孫權的大哥也就是江東前任主饒虛言,他雖然出事很突然,但是已經給後來的孫權繼承自己的事業做了最好的鋪墊。
一個精通內政的人才,一個軍事才,文臣不會輕易的造反,而孫策和周瑜以前的交情不錯,所以死之前讓周瑜做了顧命大臣,問計於張昭和周瑜,意思是把兩缺做自己的老師,老師搶自己弟子後輩的權?孫策不傻,他成功的用兄弟之情套住了周瑜,讓他能夠為孫家,為江東的事業繼續拼搏。
周瑜表明自己的態度,明獲勝的原因,這讓很多文官沒有反駁周瑜,也讓很多武將喜出望外。
而此時看到沒有人再有反對意見的孫權心中一喜,他本來就是想借助周瑜來讓眾人信服,周瑜再高明又如何,最後還不是順著自己的心意來,此刻的孫權突然有信心了。
只見他從位子上站起來,抽出自己佩劍,運起自己的內氣,便是揮劍砍向自己眼前的桌案,孫權的佩劍不錯,只見他輕輕一揮,桌案便少了一個角,桌案很平齊。
在場眾人將目光都放在孫權身上。
接著孫權高舉手中的寶劍,大聲喝道:“我意已決,抗擊曹賊!文武百官有再言降曹者,猶如此案!”
作者君要開始提速了
(本章完)
喜歡超級三國之最強張飛請大家收藏:()超級三國之最強張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