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長安被拿下之後,大家都沒有想到的一件事不是別的,就是如何封賞,有功就要有賞,有些時候,大家都是那種根本就沒有辦法隨隨便便就能夠突破自己,然後再繼續踏向自己不擅長的地方的!
再後來,就到了大家拿下了長安之後,荊州算是徹底的沒了,張飛帶著人馬殺回了漢中,但是卻也損失慘重,這一次幾乎就連諸葛亮在內都在心裡認為暫時沒有什麼希望能夠改變眼前的局面了,即使要靠著自己的計謀和規劃,做一些什麼,也最多就是做到能夠不讓魏或者吳能夠很是順利的發展自己的實力,必須出動極大的力量和兵馬才能守護住自己的勢力邊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樣的情況之下,幾乎所有人都已經覺得今後的戰鬥無非就是邊邊角角的戰鬥,再也沒有機會發生那種能夠改變整個天下格局的戰鬥。
事實也是如此,邊界的碰撞從來沒有間斷過,但是雙方都保持了最大的剋制,可以說已經精確到多少人的那種戰鬥了!
就是這樣的情況,張飛依然第一時間找到劉備,密談了很久,終於是說服了劉備!
他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他這支人馬如果輸了,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劉備深思熟慮很久,他最終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即使張飛帶著所有人都戰死,那麼對於蜀地來說,其實並不算是毀滅的打擊,最多也就是傷筋動骨,要休息很久才能恢復,這個時間可能是劉備的有生之年!
劉備想了很久,問了張飛一個問題:“這樣做,值得嗎?”
是啊,張飛其實已經算是功成名就,甚至最後他們的勢力沒有一統天下,也絕對不會影響到這一位在史書上的名頭,但是張飛這麼做,卻有可能把他幾十年奮鬥得來的東西丟的一乾二淨,人走到越高的位置,越是會愛惜羽毛,不是別的,知識因為這樣的話,他們可能會保住自己的英明。
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直取得成功,享受自己曾經拼搏過得事情,這一點毛病都沒有!
不是誰都能把之前一些東西放下,選擇再去突破自己,劉備這個時候才想明白,其實張飛的境界比他和關羽高!
若是隻是為了贏得名望,那張飛早就已經擁有,可張飛張三爺卻能不管這些,還是想著再試一次,那劉備確實沒有理由不同意!
失敗的代價能夠承受,勝利果實足夠誘人,那還需要什麼理由呢?
最終這一戰的成果卻遠遠超過所有人的預期,已經不是驚喜,可以說是天降餡餅,而且是最大最有料那種!
不僅拿下荊州,甚至盤活了整個天下這盤棋!
之後無論另外兩個勢力如何選擇,都擺脫不了一個勢力那就是蜀!
主動權已經全部掌握在蜀手裡,之後只要不犯巨大的決策失誤,基本就利於不敗之地!
有的人會說,那如果其他兩個勢力會允許這一點?
當然不會,但是卻根本不敢這個時候第一個站出來對付蜀,因為隨著張飛實力更進一步達到更高一層的訊息傳出去,赤焰軍計程車氣達到頂峰,蜀軍實力達到頂峰,誰敢在這個時候做這件事呢?
很不值!
孫權聽到這個訊息之後,不僅沒有再增兵,而是連剩下的一些兵馬都撤回江東,直接放棄了長江對岸的土地,只留下了江東本土,同時管制了下游幾乎所有的船隻,打算先隔江觀察!
孫權這一主動退出的行為幾乎是給本來就在觀察的天下一個明確的訊號,孫權是怕了,至少目前他是不敢再和劉備爭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