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時候,他曹洪肯定很生氣,兩萬多人,接近三萬,卻被不到一萬人堵在城中,只敢防守,不能進攻!
這才是讓曹洪最為不能接受的一點!
如果他敗了,他感覺自己就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以後的人談起曹洪會說,這個人就是曾經三萬人守城卻被幾千人就奪走的那種高手!
但是這種高手卻是極端貶義的那種,就和趙括一樣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會成為曹操用人的敗筆,會成為魏國曆史上最大的笑話!
所以他忍不住了!
在平時的時候,他還能聽進滿寵的話,但是此刻他根本已經聽不進去,畢竟只有他自己是曹氏子弟,不管是滿寵還是任何一個人他們都只是曹家僱傭的人。
習的將相才,貨與帝王家,這本身就是一種最為難得的,但是也是最為基本的思想,說的通俗一點,這些人都是給曹家打工的,而他是曹家的人。
這些打工的人可以挑選自己的主公,甚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換主公,比如張合因為袁紹對他不好,後來投奔了曹操!
再或者像趙雲,先跟著公孫瓚,在公孫瓚敗亡之後,投靠了劉備!
主子沒了,可以再換一個主公,這個時代不會有太多的人攻擊!
唯一比較奇葩的大概就是“三姓家奴”呂布!此人最奇葩,他換了兩個義父,其實也算換了兩個主公,甚至後來自己做了主公!
這個人最慘,因為他雖然換了主公,但是方法真的不能被一般人所接受!
所以最後他的下場也最慘。
這些人還算比較好,最起碼發揮過自己的才能,雖然不一定是在正途,但是確實發揮過!
還有一類人最為可悲,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只能為了自己的出身的家族奮鬥!
少有的一兩個個例先不說,先說一下最可悲的這一類!
這一類人,最可悲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沒得選,比方說孫權,他沒得選,只能在十八歲便當了江東的主人。
如果讓他自己選,他可能更想說做一個世家的公子,而不是一方之主的繼承人,這很累,需要擔負的也很多!
再說劉備,劉備一直說自己是漢室宗親,後來倒是也真的證實了自己的身份,可是劉備一開始是的出身也不過是一介草民,他感嘆時代,最終在混亂的時代做出了一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