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工業民科筆趣閣> 第八百四十七章 強大實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四十七章 強大實力 (2 / 2)

儘管80歲了,但沈老耳不聾眼不花,他和張鎮中說道“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國內缺乏大型鍛壓機,所以我們不得不轉換思路,用螞蟻啃大象的方法,用一臺1萬5千噸的水壓機一點點的鍛造了這些構件。”

張鎮中疑惑問道“可是這樣不會改變原來的結構應力嗎,增加了機構的複雜性,缺乏可靠性保障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沈鴻輕輕搖頭,微笑著說道“困難總是有辦法克服的,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有超級計算機的幫忙,我們重新進行了結構應力分析和可靠性論證,爭取讓這個大傢伙屹立起來!”

林強生也說道“等這座5萬噸模鍛壓機完成之後,下一個專案就是8萬噸雙缸模鍛壓機的設計製造!

我們資金充足,我相信有了這臺裝置之後,下一臺大型模鍛壓機就比較輕鬆了,到時候結構也有很大改善,簡化機構,眼前這個傢伙也就光榮下崗了,回爐重造!”

“呃,太令人吃驚了!”張鎮中無比震驚,看林強生信心滿滿的樣子,東星集團竟然有這麼強的資金實力。

他此前還覺得一個華裔年輕人能有多大的魄力,可是沒想到實際看到的情況遠超想象啊,為了製造8萬模鍛壓機,先造5萬噸壓機,然後拆掉。

沈鴻前輩不斷的感嘆著“咱們國家現在重型裝置發展落後,其實總歸錢的問題,有了足夠的資金,我們這樣的大國搞這樣的重型裝置其實是不難的。”

林強生也連連點頭,到了21世紀中國為什麼接連上馬大型裝備,還不是有錢了,其實材料、裝置、人才等等這些問題,只要資金充足對中國來說都是不難的。

在隨後的參觀當中,張鎮中竟然還看到了不少外國技術人員的身影,向他們一打聽才知道這些人都是歐美強國的工程師技術人員,甚至還有幾人是來自通用電氣、西屋電氣這樣的美國大型技術集團。

另外他也發現,液壓系統技術方案,竟然是由一幫來自日本的技術人員組成的,跟在他們身邊的東星職工都虛心向學,這些人刻苦專研設計方案的精神,給張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拜別了沈鴻前輩,林強生又帶著張鎮中參觀了東星的半導體工廠和汽車發動機工廠。

張鎮中看到了又是另一番景象,東星的工廠簡直就像是歐美企業的翻版,這裡的一切規章制度頗讓他熟悉,這讓他很是驚訝。

中國企業什麼樣,張鎮中自接觸上飛以來就已經有所瞭解,總的來說就是工廠老化、裝置落後、人員技術水平低下,管理落後,尤為重要的一點是對國際先進工業標準缺乏認識,就連有的主管部門領導都覺得美國人要求的那些複雜無比,什麼適航證、什麼iso認證,麥道公司好不容易說服美國航空部門,中方有些人竟然還嫌麻煩不願意搞。

林強生看其神色,笑著說道“東星剛剛建立的時候,我們的工廠與國內的其他企業沒有什麼兩樣。後來我有機會到了美國,同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他們幫我重建了公司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我們又引進了大量的歐美技術人員,在車間裡採取一幫一,傳幫帶的形式,我要求每一個員工必須學會外國師傅的技術。我們建立了很多夜校和培訓班,請外國技師上課,一直堅持到了現在。可以說,東星就是一家世界級的公司,我們的員工也都是行業中最高水平的!”

“你請了麥肯錫,還進行了國際標準化管理?”張鎮中聽到林強生的介紹非常驚訝,這竟與他的做法不謀而合。

林強生笑著說道“是的,雖然我們的主要產品都是在國內市場,但我們一直瞄準的是國際市場標準,當然要嚴要求了。”

張鎮中參觀了東星的工廠喜出望外,假若和東星集團合作,那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了,這的工人熟悉國際大生產,這就少了很多培訓成本。(。)

喜歡工業民科請大家收藏:()工業民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