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工業民科筆趣閣> 第二章 想造車的領導班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想造車的領導班子 (2 / 4)

“這不是全國工業學大慶嗎,所以廠長和主任,就琢磨著想造臺車。”陳兵笑道。

“吃飽了撐的,咱們這兒還能造車,竟整沒用的!”古宏亮撇了撇嘴,在旁邊的車位上說了一句。

“什麼有用沒用,有的小廠都能造出212來,憑啥咱們的這個大廠還搞不出來?!”陳兵說了一句,古宏亮也沒有反駁。

事實上,他們修的很多吉普,都是雜牌212。

從212誕生,到九十年代中期,212吉普生產了超過60萬輛。光憑bj一家生產廠,怎麼可能生產出來這麼多車。

據資料,從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國數以千計的汽車廠都在生產以bj-212為原型車的各種乘用車。使用bj-212底盤,加上手工敲制的車殼,取了各種牌號的產品更是充斥全國的各條公路。只要細想,哪裡有那麼多的汽車廠呦!其實就是各地的山寨小工廠,敲敲打打生產出車殼,配上不知哪裡搞來的動力系統,就那麼堂而皇之的上路了。國人的山寨能力,是無比強大的,而且很有歷史傳統!

林強生點了點頭。確實,像他們這個汽修附件廠還是有些規模的,基本上很多汽車零配件自己都能造,廠領導們想搞車也沒什麼出奇的。

1958年,中國一汽紅旗ca72轎車,裝備國產5.65升v8液冷發動機,功率164千瓦。

1960年bj第一汽車附件廠bj汽車廠前身),曾參照嘎斯21的圖紙,仿製出東方紅轎車,小批次試生產106輛,採用2.445升直列四缸發動機,功率70馬力,最高時速125公里。

1963年,由sh汽車製造廠生產,第一臺sh牌轎車為手工打造,六缸發動機,當年小批次生產50輛。

廠子領導一定覺得,江岸汽修附件廠也能生產汽車附件,為什麼就不能造個完整的車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強生在院子裡溜達了一圈,除了吉普就是幾輛卡車。卡車這玩意,修理起來又髒又沉,沒人願意動它。

想當初,林強生前世剛來的時候,就是因為修卡車費勁,所以才挨的罵。

那時候,師傅們一般都是讓徒弟從修卡車開始,還振振有詞的說什麼,卡車練技術。

林強生覺得,修卡車練不練技術先放一邊,幹活別被砸著手指、腳丫子什麼的,練練肌肉還差不多。

他轉著就往車間裡去了,走進車間之後,看見一幫師傅在緊裡邊的大會室。

大會室是用玻璃窗從車間隔開的,看上去非常開闊。

他走過去開啟門,頓時被一股子旱菸味嗆了一下。

林強生等在門外,看著上面掛著的紅色橫幅,書寫“全國工業學大慶”,一塊塊大字很是震撼!

他退了幾步,離遠了看。嗯,這就不震撼了,原來是太近的關係。

等屋子內的煙氣散了一些,林強生走了進去。

“爸,幹啥呢?”林強生湊近父親林向榮身邊,發現他正在聚精會神的勾勒圖紙。

廠長常遠庭和書記,哦不,現在還叫革委會主任,鄭永民。

兩個人,正分別在辦公桌上寫寫畫畫的,有時還搖搖頭,互相商量幾句,好像很費盡心力的樣子。

其他師傅們也都在屋裡,有的靠在窗邊的暖氣片上抽菸,有的輕聲的逗悶子。

這從車間隔出來的屋子很大,足有一個會議室那麼大,他們聊天也不影響辦公桌上靜靜忙乎的幾人。

“嗯?你怎麼進來了?”林向榮回頭一看是自己兒子,問道。

“外面冷啊!我進來暖和暖和。”林強生向著桌子上看著,說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